疫情之下仍向陽綻放!盤點 2020 年成功 IPO 的 5 大科技公司

2020 年,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強烈衝擊,但是在艱苦大環境之下,仍然有幾家科技新創成功 IPO,並受到投資人的高度肯定。他們的成功是因為具備高度潛力的商業模式,還是疫情之下的時勢造英雄呢?而在完成 IPO 的階段性任務後,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與過去幾年相比,今年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美國市場罕見地出現較少新創公司公開上市的景象,尤其上半年特別安靜,直到下半年後,才迎來由視訊會議軟體 Zoom 打頭陣的 21 家科技與類科技公司 IPO。

以下幾間在 2020 年上市的公司,有些是受到疫情大環境變化的推進,有些則是在受到疫情波及的情況下,仍不減投資人信心地堅固發展。究竟它們具備哪些背景、有著哪種商業模式,能在這樣特別的一年成功上市,並且受到投資人的肯定、股價穩定上升呢?

1. 時勢造英雄崛起的 Zoom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疫情間令人印象最深刻的 IPO,莫過於遠距辦公的大贏家——視訊會議應用 Zoom 了。

在西方國家紛紛因疫情而執行遠端工作模式時,Zoom 成功以其直覺、簡單的視訊軟體獲得市場歡迎,並於 4 月中旬趁勝追擊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交易首日股價便大漲 72%,市值突破 160 億美元。有了開局的亮眼表現,Zoom 的股價也水漲船高,截至 14 日收盤,已來到每股 395.99 美元,以 IPO 發行價 36 美元計算,每股價值上漲 10 倍之多。

然而,鑒於近期疫苗正面消息頻傳,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預期,Zoom 的市場表現可能會在疫苗上市後隨之衰退,畢竟,當企業員工陸續回到辦公室工作時,Zoom 的使用率就可能快速下降。J.P. Morgan 進一步表示,目前的狀況與 10 年前相當類似,2009 年金融危機時受到市場歡迎的產品服務們,也在 2010 年飽受掙扎,2021 年的狀況,可能會複製 2010 年時的樣貌。

雖然在員工陸續回到辦公室上班後,企業仍會有遠端視訊溝通(如跨國團隊會議)的需求,但在整體使用率降低的情況下,Zoom 該如何維持其現有地位並持續成長,將會是它們在 2021 年最大的挑戰。(三大協作平台崛起!如何形塑實體與遠距混合辦公的新常態?)

2. 改變資料倉儲遊戲規則的 Snowflake

圖片來源:Snowflake Blog
圖片來源:Snowflake Blog

9 月中旬上市的雲端獨角獸 Snowflake,則是以每股 120 美元的發行價,於 IPO 募資期間獲得超過 33 億美元的投資,上市當日股價更飆漲 112%,不僅名列史上第五大科技 IPO 案,更改寫史上最大規模的軟體公司 IPO 紀錄。

創立於 2012 年,這家位於加州聖馬特奧的企業,將類似亞馬遜 AWS 的雲端解決方案帶到資料庫倉儲當中,讓使用亞馬遜、Google、微軟等企業雲端解決方案的公司們,在公有雲架構上使用 Snowflake的軟體,來彈性管理雲端資料倉儲。(Netflix 調漲、Google 相簿設限,雲端服務內容「縮水」對企業 IT 有什麼啟示?)

有別於那些將資料解決方案服務建構於自家雲端服務之上的企業,Snowflake 提供更高的雲端儲存彈性,而這樣的高度彈性也反映在他們支援多樣程式語言的架構上。此外,Snowflake 也打破甲骨文公司(Oracle)長期獨佔資料倉儲市場的景象,算是這個市場領域中,相當獨一無二的產品服務。

上市 3 個月後,Snowflake 的股價於 12 月 8 日來到每股 429 美元的高點,讓這家公司的市值正式突破 1,200 億美元,超越老牌科技公司 IBM、AMD 等。

不過,即使 Snowflake 今年的營收成長達 3 位數,但這家公司目前仍尚未轉虧為盈。如何在支出與收入之間找出平衡點,成為一間獲利的企業,將會是 Snowflake 短期內的最大挑戰。

3. 瞄準企業 AI 應用的 C3.ai

圖片來源:Twitter/@C3_AI
圖片來源:Twitter/@C3_AI

甲骨文前任高層湯瑪斯・希伯(Tom Siebel)於 2009 年創立的 AI 軟體公司 C3.ai,於 12 月 9 日首度掛牌上市,IPO 定價為每股 42 美元,上市當日以 100 美元開出,終場收在 92.49 美元,較 42 美元發行價飆漲 120%。

C3.ai 主要針對企業內部所需的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提供簡易的使用解決方案,在這個愈來愈多企業都進入數位轉型、導入 AI 應用的時機點,C3.ai 的服務相當受到市場的歡迎。包括傳統製造商 3M、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及石油巨頭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等,都已經成為 C3.ai 的客戶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間接推動了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光在這一年,C3.ai 的年營收就從 9,160 萬美元增加到 1.56 億美元,年成長率 71%。此外,企業市場對 AI 解決方案的需求,在疫情後也只會不減反增,預計 C3.ai所瞄準的企業 AI 應用市場規模將在 2024 年成長至 2,710 億美元。

儘管市場的需求強大,但是在理想的企業環境下,讓第三方企業來管理數據並加以分析,畢竟不是最佳選擇。如量子運算、類神經型態運算等新興運算方法,將會提高運算端的焦點,而在這樣的前景之下,能夠最大化本機端運算能力的混合式雲端平台,可能成為最佳解決方案。

因此,在雲端與本機端運算趨勢的演變之下,C3.ai 如何鞏固、或是轉型既有的 AI 解決方案地位,將會是最值得關注的發展之一。

4. 美國外送市場市佔率第一的 DoorDash

圖片來源:DoorDash Blog
圖片來源:DoorDash Blog

美國餐飲外送公司 DoorDash 則同樣於 12 月 9 日掛牌上市,開盤價報 182 美元,較發行價 102 美元上漲 78%,首日終場收在 189.51 美元,漲幅近 86%,市值則來到 720 億美元。

這家成立於 2013 年的公司,雖然在全球外送市場知名度遠不及 GrubHub、UberEats,但卻以 49% 的超高市佔率成為美國市佔最高的外送平台。受惠於疫情,DoorDash今年前 9 個月的營收達 19 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 3 倍之多。不過,美國市場研究機構 New Construct 的執行長 David Trainer,卻稱 DoorDash 是「2020 年最荒謬的 IPO」。他於 2019 年 8 月時也曾對當時甫提交 IPO 申請的共享辦公室 WeWork 提出相同的評價。

David Trainer 指出,DoorDash 所在市場存在高度競爭,且該市場或許將在疫情過後面臨部分衰退;此外,DoorDash 至今尚未轉虧為盈,在他們 9 個月 19 億美元營收的背後,其實還有高達 1.49 億美元的淨損。DoorDash 身為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或許在 2021 年會更加清晰。(防疫瘋外送!美食外送平台是餐廳的防疫備案,還是新常態?)

5. 終於上市的 Airbnb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令投資者期待好一段時間的,莫過於短租平台 Airbnb 的 IPO 了。

2008 年從網站起家的 Airbnb,原本預期在今年初申請 IPO,但是由於疫情的爆發,其上半年營收大幅下降並不得以裁撤了 25% 員工,IPO 計畫也因此暫緩,直到 11 月中旬,Airbnb 才正式提出 IPO 申請。12 月 10 日,Airbnb 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首日盤中股價最高來到每股 165 美元,為發行價 68 美元的 1 倍以上,市值也突破 1 千億美元,成為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募股上市交易。

今年夏天疫情暫緩之際,旅遊市場略有回溫,但由於大部分消費者仍希望減少人群接觸,使 Airbnb 的租房率意外出現成長曲線;此外,偏遠、較不熱門的地點,住房率也在今年大幅上升,顯示人們雖然想躲避人群,還是願意出遊的消費傾向。整體來說,雖然 2020 年對旅遊業是個掙扎的一年,但是 Airbnb 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顯示出它獨特的市場吸引力。(疫情間仍迎來資金與成長!這些旅遊新創的致勝關鍵是什麼?)

隨著身份改變成為一間上市公司,Airbnb 得更加嚴謹規範相關的政策,以防止犯罪事件在平台上發生,並確保平台的高度安全性。除此之外,先前許多城市都開始針對 Airbnb 等短租平台頒布相關規範,如何在各國與當地法律互相協調與生存,也仍然是 Airbnb 一個未解的挑戰。

IPO 不是終點

雖然許多公司在申請 IPO 之後,獲得更多公開資金及前進的動力,但是,同時也有一些公司在 IPO 之後,反而走了下坡。如美國網購床墊平台 Casper,或是第二次嘗試上市的網路安全公司 McAfee,雖然都在今年成功 IPO,但上市後的股價卻呈現下滑趨勢。

對所有企業來說,IPO 其實也只是個階段性任務,當私有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轉為公開上市公司之後,如何在動盪的市場中,維持成長樣貌、克服各自的市場挑戰,以說服投資人持續投資,是一間上市公司永無止盡的難題。

更多FC未來商務文章
北捷啟動機械智能手臂「阿姆斯壯」,哪些城市地鐵也有機器人出沒?
拚物流最後一哩路!Fedex 導入多款「科技好幫手」省時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