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身心成長 與孩子一起做運動提升專注力

疫情的後續影響,對孩子來說除了因為戴口罩、可能讓語言發展比較慢,現在信誼基金會也發現,與人際的交流減少之下,幼兒身心發展、肢體反應平衡也比較落後。

動動手動動腳,一起做體操促進肢體協調。根據一項調查,疫情使得孩子的活動受限,除了穩定、移動及操作性的動作技能發展較為落後,也影響幼兒的社交、活動力,以及身心發展與學習效益。

信誼基金會營運長 廖瑞文:「第一個就是戴著口罩,所以孩子的人際交流互動,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第二個就是孩子,接觸3C的狀況變多了,第三個就是他們居家,以及沒有活動的空間。」

由於孩子是透過行動來探索世界,專家建議針對2到3歲的孩子,可以結合故事情境玩身體遊戲;4到5歲,可增加速度和規則變化,提升運動樂趣與能力學習;至於6至8歲著重在手眼協調和體化認知。

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 洪聰敏:「我把球傳給你,我如果傳得不好你就不好接,雙方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這種在大腦裡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同理心的能力,同理心能力在大腦裡面,有一個東西叫鏡像神經元,在大腦大概在這個地方,鏡像神經元是很重要的一個發展。」

這項調查發現,家長會帶孩子運動的比例只有47%,一旦發現孩子的動作姿勢不正確,例如同手同腳,只要把動作拆解,就能幫助孩子修正。

北市大體育學系主任 王宗騰:「同手同腳是單側同一邊的動作,所以在投擲這個動作,會產生協調不平衡的狀態,所有的滾、投、踢、跑這些動作,用不同的手不同的腳,這樣子來引導 。」

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做一些爬行、跑步或跳躍的動作,不但能維持專注力、提升記憶力,更能調節情緒。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蛋來了!最便宜一顆6.5元
傾盡所學30年研究 守護台灣瑰寶山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