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警示教育 潘文忠:人才要能面對環境急遽變化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黃昆輝基金會今天舉辦教育政策研討會,教育部長潘文忠說,疫情警示世界,人才培育須面對未來環境的急遽變化。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醒,尋求平衡機制時,不能忘記環境和社會。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在台北舉辦「2022教育政策國際研討會」,海內外多名學者、業界人士與會,一同探討社會變遷中的人才培育。

黃昆輝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社會快速變遷下,對人才的需求已大大不同。他提到軟實力、跨領域的技能將是重點,如何以素養和能力做為核心,重新思考教育政策、內容和方法,為新世代建構新教育,是大家共同關注和努力的目標。

教育部長潘文忠提到,3年來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告知世界,人類所處的環境隨時會有出其不意的挑戰,教育體系尤其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讓國家發展和人才培育能夠持續不斷,培育出的人才也要能面對環境的急遽變化。

潘文忠指出,政府推動108課綱(十二年國教課綱),就是期盼打破以往「框架式」的課程規劃,改以核心素養做整體教學設計。他認為過去模式培育出的人才,面對一層一層的考試還可以,卻難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今天受邀演講,主題為「王道思維的教育觀」,他認為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有資源和影響力的人,就有責任搭建新的舞台。家長也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學校,至少要負1/3的責任,尤其是鼓勵下一代終身學習。

對於世界未來的挑戰,施振榮提到,環境、社會都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利害關係人,「它平常不講話,但一旦講話,大家就吃不消了。」必須建構一個所有關係人都可共創價值的機制,且要確保利益相對平衡,平衡機制也要隨時動態調整。

施振榮表示,在多元、有創意的教育環境中,他孫子一輩在學校能學到的東西,比他還要多出很多。尤其在數位科技發展下,數位落差不只在城鄉間,也在世代間,年長者應「不恥下問」,多和新一代的「數位原住民」請教,例如他不會操作手機時,都會請孫子教他。(編輯:張芷瑄)11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