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遺毒3/婦人確診後突發心肌梗塞! 醫:肺栓塞更需注意「死亡率逾5成」

新冠病毒不僅會影響呼吸道系統,會攻擊心臟、血管,因此心肌梗塞、肺衰塞的發生率在疫情後皆提高。(圖/報系資料照)
新冠病毒不僅會影響呼吸道系統,會攻擊心臟、血管,因此心肌梗塞、肺衰塞的發生率在疫情後皆提高。(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54歲江小姐因長期胸悶不適就醫,接受心導管檢查顯示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於是動手術打通並置放冠狀動脈支架,出院後江小姐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在家自行快篩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開始服用抗病毒藥物。

江小姐原先不以為意,然而卻在數日後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由心臟內科團隊緊急安排介入性心導管治療,最後撿回一命。

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吳靜如表示,新冠病毒除了影響呼吸道之外,心臟及血管也是病毒的攻擊目標之一,因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造成心肌炎、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肺栓塞、腦中風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表示,不論是施打新冠疫苗或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肺栓塞的風險比腦中風與心肌梗塞都高出許多,根據國內外發表數據,新冠疫情3年來,肺栓塞患者比之前增加3成以上。

徐中和表示,肺栓塞是繼心肌梗塞、腦中風之後,排名第三高的心血管疾病死因。「急性肺栓塞是指血塊將輸血血液到肺部的血管塞住,肺動脈遭到血塊堵塞後,血液很難從心臟順利的打入肺臟,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缺氧的現象,死亡率超過50%,甚至高於心肌梗塞。」

「根據美國醫界研究報告顯示,約3成肺栓塞病人因為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未經治療而死亡,其中高齡長者、長期臥床、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肥胖、抽煙、罹癌、心肺或是腎臟疾病等人,都屬於肺栓塞的高風險族群。」

中研院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因而引發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進而造成嚴重血栓。(圖/報系資料照)
中研院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因而引發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進而造成嚴重血栓。(圖/報系資料照)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研究團隊發表研究報告,發現受體CLEC5A和TLR2是新冠病毒引發肺栓塞的關鍵,這項研究成果也已經發表於生醫科學雜誌(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期刊。

謝世良發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血小板以放大發炎反應,進而產生血栓,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宋佩珊指出,收集新冠急性期患者的血液檢體時發現,血小板被活化後會產生大量的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Ts)及自殺式的細胞死亡(NETosis)。

宋佩珊說,近期許多研究顯示,病人體內過多的嗜中性胞外網狀結構會引起免疫血栓,甚至是嚴重的血管內栓塞,這些肺部微血管阻塞導致肺部及其他器官缺氧,進而造成全身性損害。

吳靜如則提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應多加注意身體警訊,若感到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不適,應盡早至心臟內科門診或急診就醫,評估是否進一步進行心導管檢查或治療,以避免後續併發症發生。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疫情遺毒1/免疫風暴「不死癌症」患者增3倍 小五女驚罹!臉上浮現蝴蝶斑
不定時炸彈1/強力膠怪男下體頂女持刀閒晃 「無自傷傷人」衛生局沒法度
獨家/連俞涵昔曾被爆「戀上女作家」 李屏瑤騎車赴捷運站接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