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7成因素可控 營養師教食療

角聲癌症協會20日在角聲福音廣場舉辦「癌症治療後的營養調理」講座,營養師表示,癌症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有70%為可控因素,很多蔬果所含物質能有效防癌,注重營養也是癌症治療期間重點,能減輕化療副作用,也能降低病菌感染率。

美國註冊營養師、美國認證糖尿病教育師季海芸20日在講座中,表示癌症與生活習慣相關,蔬果如大蒜、韭菜、花椰菜、菠菜、木瓜、桃子等,因含有豐富植物素、天然抗氧化劑,能有效預防癌症;而加工肉品如香腸、熱狗、培根、肉乾、肉醬等,則為一類致癌物質,過期食品、發霉食物等,也易促使癌症形成。

季海芸表示,病患維持良好營養狀況是癌症治療期間的重要因素,除能減輕化療副作用,也能降低病菌感染率;飲食調理應多攝取穀類與豆類,如全麥麵包、糙米及豆製品等,治療期間若遇食慾不振,可採少量多餐或在飢餓感強烈時進食,餐間也可飲用奶昔、高蛋白飲料。

季海芸也介紹,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提供數項防癌策略,包括體重控管,每天運動半小時;避免高熱量、高糖分食物,多攝取蔬果、豆類食品,少吃紅肉、加工肉類,以及控制飲酒、少喝含糖飲料,飯菜少鹽等,並不倚靠營養品來防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