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出口跨境電商趨勢報告》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中小微企業為電商出口突破關鍵
亞馬遜全球開店今(7/27)發布《台灣品牌,跨境全世界:台灣出口跨境電商發展趨勢與展望》報告指出,電商為台灣中小及微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重要管道,企業得以藉由電商的觸及廣度、與傳統外貿模式較低的營運成本等優勢前進全球;若台灣中小及微型企業加快透過電商拓展出口貿易,電商出口額可望在2027年達3,352億元(約121億美元)。
此份報告分享台灣跨境電商未來發展潛力、海外消費者洞察,由亞馬遜聯合Access Partnership進行調查。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表示,台灣電商出口發展擁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B2C電商亦為台灣經濟帶來高額產值,跨境電商不只是台灣提升出口外貿經濟的關鍵成長動能,更成為中小及微型企業推動創新及業務成長機會的重要方式。亞馬遜全球開店將持續深化與公協會的合作,加速企業拓展海外的腳步。
報告指出,若B2C電商是一種出口類型,將會是台灣第6大的出口類型,台灣B2C電商出口額於2022年已達新台幣1,570億(美金57億),若中小及微型企業在未來五年内加快電商出口的步調,B2C電商出口的潛在額將有望在2027年達到3,352億新台幣(121億美元)。
然而,報告也指出儘管台灣有98.9%的企業為中小及微型企業,但在2022年卻僅佔B2C電商出口額的35%,顯見在跨境電商領域仍有較大成長空間。若能持續加速投入跨境電商產業,占比將有機會從35%提升至74%。
Access Partnership於2022年針對美國及英國電商消費者的調查顯示,與疫情前相比,每個月透過電商網站從海外購物至少兩次的消費者增加10%,平均消費額也有所增加。顯示台灣企業有機會透過跨境電商發揮優質的產品設計、研發和製造實力,以及多元品類優勢包括無線設備、家居、廚房、保健和個人護理、寵物、玩具、運動等,滿足海外消費者需求。
從布局來看,台灣中小及微型企業目前以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為主要出口目的地,並將眼光投向其他國家如日本、美國、歐盟等,積極於全球挖掘更多商機。
從事跨境電商四大挑戰:成本、法規、知識及能力
儘管跨境電商已成為外銷重要管道,從報告中仍發現中小及微型企業常面臨成本、法規、知識及能力四大層面挑戰,因此無法順利開啓跨境電商業務。
在成本方面,企業出口時常面臨各項成本開銷,如跨境物流、關稅、國際金流、產品行銷及消費者研究等費用;法規方面,需了解各國法規差異性,包含出口規範、注冊商標或產品安全規範等;知識方面,需跨越文化及地域的差異,深度瞭解海外趨勢和消費者習慣,並掌握出口資訊;能力方面,則需克服因應海外客戶所需的語言、平台架設及操作、人才等不同挑戰。
面對高成本及複雜法規等問題,企業也期望能透過政府及公協會之現有計劃提供額外協助。若企業能順利克服進入跨境電商所面臨的挑戰,據報告中針對賣家的調研顯示,如在電商使用流程上更順暢,有93%的中小及微型企業預期未來五年的B2C電商出口營業額將每年至少增長10%,更有19%企業預計年增長率能達到至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