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農業 長榮大學國際生等參訪秀明自然農法農場

結合食農社會學、永續地景與協力營造課程及大學實踐社會責任,長榮大學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及大潭社區居民共30人,參訪農家院子農場,解秀明自然農法在台灣的實踐過程與成果。來自烏干達的學生Morris表示,他學習到不同農法的區別、肥料如何影響芒果或水果的特性及傳统建築風格的房屋如何重複使用材料,可說受益良多。

品嚐農場美食。

長榮大學環境教育學院院長及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主持人洪慶宜表示,綠能科技與人文系列講座,曾於3月份邀請農家院子主人陳佩雲演講秀明農法教我的事,開啟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學之旅。希望透過一系列參訪與體驗活動,促進師生與社區居民互動。

參訪秀明自然農法農場。

食農社會學課程助理教授莊惠惇說,參訪活動要讓學生了解有機耕作不僅是操作網式農業、不噴農藥、不施肥,也必須反省化學肥料和農藥發明後,人類對於土地、空氣、水源的破壞,背後有看不到的代價。食農教育的主題就是農作生產,必須從土壤和種子最基本的元素徹底檢討。

永續地景與協力營造課程兼任助理教授劉碧株表示,活動除認識秀明自然農法外,也見證農家院子以協力造屋模式,體現傳統建築的自然本質與美感,賦予老舊建物新生命,及連結當代綠色建築的思維。農家院子從一座廢棄豬舍開始,改造成為農莊工作與農耕體驗課程的空間。

劉碧株老師表示,從豬舍敲鑿下來的紅磚再利用,屋頂的竹子、塑膠浪板、主樑與橫樑的木頭等回收使用,閩式傳統建築工法,讓屋內空間配置與通風規劃,到屋頂隔熱的考量等,展現零廢棄物的精神。參與師生與大潭社區居民學習到建材再利用、愛物惜物的觀念與做法,及老舊屋舍轉化成為節能綠建築的可能性。

更多新聞推薦

氣象局發「懸日預報」 4/29~5/3北市忠孝西路、5/2~5/6峨嵋街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