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AI需靠大量核電 微軟盼加快建核能電廠流程

華爾街日報12日獨家報導,微軟公司(Microsoft)認為,進一步發展人工智慧(AI)及超級演算需要大量電力,必須由核能發電才能滿足,但興建核能發電廠必須克服諸多法規障礙,目前正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ive AI)實驗工具爭取加快作業流程,簡化申請程序。

報導指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實驗計畫包括在微軟對於研發公司OpenAI的投資項目當中。過去半年裡,由微軟員工組成的團隊與主管核能規定與執照的政府機關合作,共同訓練一套大規模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目標在於加快原本要耗時數年之久、耗資數億元的核能電廠申請作業流程。

微軟永續政策部資深主任米雪兒‧帕特隆(Michelle Patron)指出,全球能源需求量都在增加之際,許多產業紛紛轉型,希望脫離化石燃料。她說:「如果我們要做到零碳排放(carbon-free),那麼我們就要出動所有能派上用場的工具。」

華爾街日報報導,過去十年裡,美國核能面對較便宜的其他選擇而失去競爭力;希望購買清淨能源的公司雖然以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為主,但這些選項卻無法24小時供電,愈來愈多企業希望在地方或區域輸電系統加入其他足以穩定供電的乾淨能源。

微軟今秋貼出徵才廣告,希望聘請協助打造小型模組核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s)電力計畫的核能專家。微軟也對於既有核能電廠展開收購。

今年6月,全美規模最大的核電廠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宣布將維吉尼亞州核電廠賣給微軟做為數據中心,因為微軟在當地無法取得足夠的風力與太陽能供電。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刺死華裔女友 金山男被控謀殺開庭
社區20戶信箱遭小偷整座搬走 覬覦年底支票、報稅資料
拜登援烏受阻 民調:近半選民認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