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駁IMF 對中關稅戰是必要之舉

拜登政府對中國點燃關稅戰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批評華府此舉扭曲貿易和投資,全球經濟恐因此付出高昂代價。但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辯稱這是必要之舉,避免二次「中國震撼」(China Shock)。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以防低價傾銷為由,宣布對中國七大戰略產業加徵關稅,電動車稅率甚至高達100%。北京當局則抨擊美國失去理智,誓言採取反制措施。

對此IMF發言人科扎克(Julie Kozack)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拜登宣布的貿易限制措施,恐會扭曲貿易和投資,導致供應鏈碎片化,引發貿易報復行動,「對全球經濟來說代價非常高昂」。

科扎克表示,與其對中國產品加徵懲罰性關稅,維持貿易開放制度,較符合美國利益,華府與北京應共同合作化解貿易緊張。

他提到,IMF確認去年全球出現約3,000項貿易限制措施,遠比2019年的1,000項來得多。若地緣政治碎片化嚴重到最壞情況,全球經濟產出將因此減少7%左右,相當於消除日本與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額。

面對IMF的批評,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布蘭納德16日強力回擊,聲稱對中國祭出新關稅,是為避免不公平貿易造成經濟動盪的必要之舉,以防美國近來的製造業及就業毀於一旦。

針對中國本世紀初的出口榮景,布蘭納德提到,「我們目睹第一次中國震撼對我們全國工業城鎮的損害」,並對於過去美國未能及時反擊北京的不公平貿易做法感到惋惜。她表示,如今又看到「中國故技重施,對產能過剩的工業大舉投資,人為低價傾銷產品到全球市場,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來推動自身成長」。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