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竟是新冠剋星! 中醫: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功效

扁豆其實就是俗稱的「皇帝豆」,是相當常見的食材和藥材。除了富含豐富蛋白質、鐵質和膳食纖維,中醫師指出它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功效。而中研院最新研究證實,白扁豆的萃取物還能防流感病毒、甚至可以是新冠病毒剋星!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發現,白扁豆的萃取蛋白FRIL除了可以有效抑制流感病毒,也可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研究登上國際期刊,使白扁豆一時間成為大家好奇的食物。但事實上,白扁豆在我們生活中相當常見,有高鐵、高蛋白、高纖維等好處,也常作為中藥材使用。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網站)

白扁豆,學名為「萊豆」,又名皇帝豆、細綿豆、觀音豆等,跟四季豆、菜豆這類吃嫩豆莢的豆類蔬菜不同,白扁豆只吃種子,依種子大小可分為小白扁豆與大白扁豆,台灣目前栽培的品種以大白扁豆為主,台南、高雄、花蓮、屏東皆有栽種,其中又以白色種皮種為大宗,形狀類似蠶豆。

白扁豆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 連皮吃營養價值更高

雖然名字有「豆」,但白扁豆其實屬於全穀雜糧類食物,每100公克含醣類18.3公克,蛋白質8.7公克,澱粉、蛋白質含量都高,對素食者來說,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而想減肥瘦身的人,白扁豆則適合當作替換主食,以100公克的白扁豆來說,熱量約為108大卡、膳食纖維5.1公克,相較同樣100公克的白飯(約半碗),熱量約140卡、膳食纖維0.6公克來說,白扁豆的纖維質更高、熱量卻較低。

不過由於去除外膜後的白扁豆,纖維質含量會跟著下降,因此若想攝取到高纖維,建議還是要連外膜一起吃;若是不喜歡吃它厚厚的表皮,可以把豆粒用滾水燙過、再用冷水沖洗,就能輕鬆脫去豆皮。

腎臟病、痛風患者要少吃 白扁豆也能助消暑

白扁豆是高鐵食物,可預防貧血,但同樣也含有較高的磷和鉀,一般每100公克食物含鉀量若高於300毫克,就屬於高鉀食物,但白扁豆的鉀含量更高達680毫克,是一般高鉀食物的2倍,因此腎臟病、急性發病期的痛風患者要儘量避免食用。

除了食物,白扁豆也可以作為中藥材,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楊淑媚表示,白扁豆有健脾化濕,改善食少便溏或泄瀉、白帶過多的功效,也常用於消暑、治暑濕、解毒和緩和嘔吐等情況。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建議,想控制體重的人,平日飲食中可以用2/3碗白扁豆取代1碗飯,大約可提高6倍的纖維質攝取。

除了白扁豆之外,還有3種高纖維、高蛋白的豆類食物,也適合作為主食替換:

1.鷹嘴豆

與紅豆、綠豆一樣,鷹嘴豆也是屬於全穀根莖類的豆科植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優質胺基酸,以及相當於米飯的澱粉含量,每100公克鷹嘴豆含膳食纖維12.4公克、蛋白質19.4公克、醣類61公克,兼具各種營養。

營養師趙子晴表示,一份鷹嘴豆(生的33克、熟的82克),蛋白質就相當於1份肉類的含量,膳食纖維是1份蔬菜(100克)的1∼2倍,另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如鐵、鉀),的確是代替主食的不錯選擇。

2.花豆

花豆又稱花柳都豆、赤花菜豆,因其表皮呈規則花紋而得名,花豆含有蛋白質、醣類、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磷、鐵、鈣等營養素,每100公克花豆含膳食纖維19.3公克、蛋白質21.2公克、醣類59公克。

花豆富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預防、改善便秘;維生素B群可強化心臟與神經系統;另外,中醫則認為花豆可以去濕、利水腫、治腳氣,以及調理腸胃消化。不過要注意的是,花豆所含的普林值不低,因此痛風及尿酸過高的患者不宜食用過多,且花豆也含較多的鉀,腎臟病患不宜攝取過多。

3.米豆

米豆,又稱飯豆、黑眼豆、蛋白豆、赤山豆等,米豆的營養成分豐富,包括易於消化吸收的植物性蛋白質(每100公克含蛋白質21.7公克),以及鈣、鐵、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等(每100公克含膳食纖維15.7公克、醣類62.2公克)。

其中,米豆的維生素B群含量又優於其他豆類,例如維生素B1就有維持心臟、神經系統和腸胃道蠕動的功能,能抑制膽鹼酶活性,達到幫助消化、促進食慾的效果。

不過專家提醒,用上述豆類食物取代如白飯等主食,雖然能攝取到多元營養,但還是要控制熱量,例如每100公克鷹嘴豆,熱量就高達364卡(花豆328卡、米豆349卡),建議每餐還是要定量食用,若是一口接一口沒有節制,熱量還是會超標。

延伸閱讀:

「豆類黑金」蛋白質是牛奶的12倍 能使皮膚白嫩、頭髮烏黑

瘦弱者的最佳食物「皇帝豆」!熱量比白米飯低...卻更有飽足感 還能補充蛋白質和鐵

「楊桃豆」是優質植物蛋白質 有助改善心血管、腸胃功能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