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與隱匿高血壓 致命危機

高血壓常被稱作沉默殺手,因為潛藏著致命的危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表示,白袍高血壓為診間測量出現高壓、居家測量出現低壓,隱匿高血壓為診間測量顯示低壓、居家測量顯示高壓,雖然兩者情況大不同,但是都會潛藏著致命的危險性!

陳醫師指出,根據研究數據分析,針對白袍高血壓為例,六萬多名歐美及亞洲白袍高血壓患者,這類病患倘若未給予治療,罹患心臟病潛藏危險增加百分之三十六,任何因素死亡潛藏危險增加百分之三十三,心血管疾病死亡潛藏危險增加百分之一○九。

根據研究數據分析,針對隱匿高血壓來說,這類患者會增加一‧八八倍心血管死亡潛藏危險,增加二‧一七倍中風潛藏危險,以及任何因素的死亡潛藏危險增加百分之一八三。

去年發表於高血壓期刊的西班牙前瞻性研究,研究發現針對收縮壓在一三○以上年齡相對年輕(平均年齡四十四‧八歲)的無心血管疾病成年人,歷經平均二十五‧七年長時間追蹤初級預防分析,在校正年齡等因素分析之下,發現收縮壓介於130至139mmHg族群與收縮壓小於120mmHg族群相比,後續心血管事件(心血管併發症及死亡)潛藏危險度增加百分之六十五,收縮壓大於140mmHg族群與小於120mmHg相比,則潛藏危險度增加百分之八十二。

此外,陳玠宇醫師指出,研究分析發現,收縮壓介於130至139mmHg族群中,一開始心血管潛藏危險度較高者,相較潛藏危險度較低者後續發生心血管事件潛藏危險度增加三‧八五倍,心血管併發症及全因性死亡潛藏危險度則增加三‧四三倍,也因此,嚴格將收縮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也具長期預後臨床價值。

平日若無養成量血壓習慣,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點察覺高血壓,但傷害卻往往累積於無形當中,一旦當持續累積一段時間後,便會開始產生明顯症狀與併發症,甚至導致無可挽回結局,因此,控制血壓、遠離高血壓,可說是當今養生保健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