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宛如橘子黃」 揪出6公分肝腫瘤

▲醫師提醒,肝癌復發率高,務必定時回診追蹤不可輕忽。(圖/醫院提供2024.6.6)
▲醫師提醒,肝癌復發率高,務必定時回診追蹤不可輕忽。(圖/醫院提供2024.6.6)

[NOWnews今日新聞] 72歲張姓老翁20年前曾罹患肝癌,治療後抗癌成功,但近年來他疏於回診追蹤,結果年初發現嚴重黃疸症狀,皮膚「宛如橘子一樣黃」,就醫檢查後,腫瘤已經長到7公分,還阻塞住膽囊管及肝門靜脈,外科切除手術難度極高,經評估後,決定採用免疫療法及好神刀放療雙管齊下,總算順利縮小腫瘤保住一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指出,患者自述20年前曾在某醫院就醫治療肝癌,當時他的肝腫瘤約14公分大,經過手術切除搭配光子刀放療半年後,腫瘤完全清除,擺脫病魔威脅,後續也定時回診追蹤多年,病情均十分穩定,讓他宛如重獲新生。

但一年多前患者因公務疏於回診,結果今年初他照鏡子時發現眼睛黃濁,皮膚出現宛如柳丁般橙黃色,「尿液也比濃茶還深」,同時也出現食慾不振,於是趕緊前往鄰近醫院回診,結果抽血檢驗結果,「總膽紅素」竟飆高到37(正常值應小於1.2mg/dl),合併有腎衰竭症狀,進一步超音波檢查,也揪出約6公分大的肝腫瘤,復發噩耗讓患者有如晴天霹靂。

王博民指出,治療過程中,患者表達出積極求生意志,因此決定先由肝膽腸胃科醫師安排引流,嘗試縮小腫瘤,不過由於肝腫瘤位置與前次腫瘤位置十分接近,表層出現纖維化情形,加上腫瘤阻塞肝門靜脈及膽管,無法使用內視鏡引流,因此決定採用「經皮穿肝膿瘍引流術(PTAD)」引流膽汁,藉以降低黃疸指數,直到接近正常值後,再進行免疫療法合併「好神刀」放射治療。

經過四週、20次療程後,腫瘤體積減少約2/3,總膽紅素也降到2.75 mg/dl,暫時解決燃眉之急,後續出院後也提醒務必持續回診治療追蹤。

王博民提醒,患者本身是B肝帶原者,是肝癌高風險群,即使曾經治癒,但還是有相當高的再發機率,過去研究即發現,採取根除性治療後第一年約有2成的肝癌病人復發,5年內則有高達5至7成肝癌病人復發,不復發的肝癌病人反而是少數,因此,絕對不能忽略定期追蹤的功能。

王博民呼籲,患者每三至六個月應安排追蹤肝功能、胎兒球蛋白及腹部超音波,必要時可再縮短追蹤時間,或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甚至是血管攝影確認,才能打贏抗癌的持久戰。

【好神刀小檔案】

「好神刀」為放射治療癌症的快速全影像導航直線加速器,每次治療前僅需花約15秒,即可完成患者即時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再透過人工智慧判讀影像精準自動校靶定位,減少傷害正常組織,讓流程更加順暢,兼顧醫療品質跟病人安全。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台中公園日月湖7日內二浮屍 警局提解避免模仿效應
中部易塞路段 交通局籲善用國1銜接台74系統交流道
中市清潔隊家具拆解 拾獲近40萬元及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