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2歐中關係 北京「拉尾盤」難改新格局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特稿)歐盟與中國關係的質變在2022年更深化,緣於北京對俄態度及歐盟從對俄經濟依賴看到下一個警訊。中國外長王毅和新任駐歐盟大使傅聰近日對歐言論頻放軟,想在整年低迷下「拉尾盤」,但恐難改變新格局。

中國遊客在國產疫苗保護力不佳之下即將大批解封出遊,許多國家嚴陣以待。在歐洲,義大利政府強制對入境的中國旅客快篩,結果當地媒體報導一架中國來的班機上120名乘客快篩陽性過半;比利時熱門景點布魯日(Bruges)市長呼籲跟進義大利作法,但比利時、德國和奧地利等國政府持疑,歐盟也暫不考慮強制篩檢陸客。

這個年終插曲反映了歐盟面對中國的常態:對它帶來的經濟利益「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以及歐盟內部處理中國議題總是陷入分歧立場。

但過去一年的歐中關係,不只延續了2021年僵化氣氛,更在俄國因素下深化歐盟對中國的疑慮。不論歐盟成員國對中國各種議題的態度是否不一,讓雙方關係僵化且疑慮的因子,已經造成質變。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與中國在2020年12月談定「全面投資協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原本為歐中關係創出新高峰,不料隔年就急轉直下,從3月北京因香港和新疆人權爭議制裁10名批評中國的歐洲議員和官員,到年底因立陶宛挺台遭中國貿易懲罰,2021年成為歐盟深刻感受中國「戰狼外交」的一年。

2022年歐盟對中國又有新一層「覺醒」。

就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前10天,中俄發表了「無上限」夥伴關係,戰爭開打以來中國政府對俄態度始終站在西方的對立面,讓歐盟十分介意。6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發表戰略概念,將中國描述為「體制性挑戰」(systemic challenge),代表歐美共同認定中國是全球安全秩序的未來主要威脅。

同時,歐盟飽受對俄國能源高度依賴的教訓,也因此警覺到對中國經濟依賴的風險。歐盟執委會在過去一年提出關鍵原物料自主、供應鏈自主、抵制強迫勞動產品進口等法案中,都看得到想降低對中國依賴的企圖。

不過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指出俄國因素另有相反效應,也就是歐盟原本可能針對中國經濟關係進行更大幅的檢討重估,卻因對俄制裁衝擊歐洲經濟,讓歐盟國家和企業反而不敢太快切斷中國奶水。

如同研究德中關係的學者巴爾金(Noah Barkin)在12月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一場論壇中所說,德國目前還不想為了更長遠的安全考量而放掉對中國的短期經濟利益。

出席前述歐中關係論壇的多位學者也都提到,在美國大幅展開對中國的圍堵下,歐盟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為突破或平衡國際處境的「契機」,而歐盟各國追求各自在中國的利益,讓習近平有分化、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20國集團(G20)11月高峰會期間及會前會後,習近平分別與德國總理、法國總統、西班牙總理、義大利總理、荷蘭總理和歐盟理事會主席進行雙邊會面,就是最好例子。

到了12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一場論壇上接力釋放對歐洲的溫和訊息,他說前述雙邊高峰會「代表歐洲加強戰略自主」,意思是不被美國牽著走,又說對烏克蘭情勢保持「客觀和公平」,呼籲歐洲與中國在國際舞台共同實踐「多邊主義」。

因抵制歐盟而懸缺近1年的中國駐歐盟大使,在12月中旬由傅聰出任,他上任不久就在推特(Twitter)上呼應王毅說「中國的歐洲政策基調是友誼,首要目標是合作」,並在外媒訪問時向歐盟喊話盡快批准全面投資協定。

雖然王毅和傅聰想在這一年歐中關係的低盪下「拉尾盤」示好,希望明年春天慣例的歐中高峰會能「開紅盤」,不再像今春那樣冷淡,不過,歐盟對中國定調的3種並存關係「合作夥伴、競爭對象、體制對手」,在這兩年鐘擺逐漸朝向競爭甚至對手的方向。

從多位歐美學者和外交官的評論來看,至少有兩件事短期內「回不去了」,一是被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表決凍結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二是立陶宛事件後,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力挺波羅的海鄰居而一起退出中國與17個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

從一位外交官告訴中央社記者的小故事,可看出中國在歐洲外交舞台的格格不入。一位中國外交官有次與歐盟負責中、台、蒙古事務的官員交換名片,結果一看到對方名片上並列中國與台灣就當場拒收並斥責,無禮舉動讓歐盟官員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因此在經濟現實下,或許2023年歐盟對中國關係的鐘擺會再朝夥伴這方挪動一些,但只要中國政治體系的本質持續顯露,已經變質的歐中關係似乎回不去了。

以下列出2022年歐中關係的10件大事:

1月27日,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提告控訴中國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

2月4日,中國與俄國宣布雙方「夥伴關係無上限」。

2月4日至20日北京冬季奧運,多數歐盟國家領導人拒絕中國邀請出席。

4月1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與習近平舉行視訊高峰會,但各說各話無成果。

6月29至30日,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高峰會宣布最新戰略概念,首度將中國描述為「體制性挑戰」。

8月11日,繼立陶宛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一同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機制,「17+1」剩「14+1」。

11月4日,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成為習近平在中共20大通過第3任期後,首位來訪致意的西方領導人,受歐美政壇批評。

11月15至16日,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等國領導人在G20印尼高峰會場邊分別與習近平會談,被視為北京成功分化歐盟。

12月1日,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單獨訪中,因未與范德賴恩同行且事前未經歐盟國家授權,引起爭議。

12月16日,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向歐盟遞交到任國書,結束近1年的職位懸缺抵制,代表中國欲修復與歐盟關係。 (編輯:周永捷)1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