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美杏 分享副刊編輯斷捨離經驗談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盧美杏,日前在華府作協的線上講壇擔任主講員,她以「副刊編輯斷捨離經驗談」為題,為文友投稿提供實用建議。

她表示投稿者「用左眼看自己的文章」永遠都是最好的,但編輯是「用右眼看」,因此大不相同,編輯的「右眼」代表了自己的口味、讀者的喜好以及副刊的性質。

盧美杏建議文友投稿前要先了解所投副刊屬於何種性質,例如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相對文學性,其他如家園版較生活性。而文章字數方面,1000字以下為佳,由於報紙版面結構大致分三部分:一篇約2、3000字的文章,留給較特殊或名作家的作品,剩下的版面可放一篇短文及詩歌,因此短文較容易符合排版要求。

另一主觀因素是主編及讀者的口味,例如有歷史感的文章比較討好,因為人都有懷念昔日的情懷,但故事一定需要具備含金量,尤其能讓年輕讀者獲得知識及智慧。

散文從生活出發,寫散文者必須比別人更認真的生活。若有細膩心思,則可將看似簡單的題材寫成精采散文。例如社會老年化、失智、長照等,都會引起主編及讀者的關注和共鳴。婚姻及比較私隱的題目,有點像剝衣服,能表白但又不至於太露骨,需要感人,卻又不至於傷人,如何拿捏頗為考驗。

飲食的題材容易下手,又可比較個人化,但一定要反映深刻意義,例如從人、事、時、地、物方面,反映從飲食風味中感受到情意。寫個人故事相當討好,尤其是真實而坎坷的往事,更能感人勵志。有時研究老照片,從過往資料中汲取靈感是一個聰明簡便的方法。而在當前這種民眾生活普遍有壓力的環境下,幽默小品也非常受歡迎。

至於寫作技巧的演練,盧美杏說,太注重文藝腔的修辭、「吊書袋」、過多心靈雞湯或教忠教孝等語調都適得其反,寓意應該轉化為深藏,效果更佳。

此外,要善於使用標點符號及分段來加強語氣及情緒表達。 盧美杏鼓勵文友經常修煉寫作功力,就像每天穿的衣服,穿了再洗、洗了再穿,層次及功力就顯示出來了,比一件熨得平整的漂亮衣服更有吸引力,如此自我訓練,才能寫出更具美感、精簡及良好組合的文章。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長島男童糖果放錯門口 遭華男拔槍指頭
熱食噴傷17人 百思買召回近100萬個壓力鍋
身分可疑?佛州礁島罕見17中國偷渡客 議員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