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不能只剩記憶

在台灣社會,由於學校教育正在沖刷青年學子的國族認同,中華文化面臨徹底的異化,已經被人當作一種「國家文化」,甚至有時會被偏激者說成只有國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其生活型態呈現的風格纔會是中華文化。這是種嚴重被誤導的觀念,殊不知「中華」兩字的本意跟國家文化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指人生的內外整合,其呈現的文化風格具有跨國性,兩字具有「內聖外王」的意涵,實屬全人類本來都應該落實的文化理想。

當前政府持續在推展「雙語教育」,其深層原因就是希望降低國人對中文的依賴,不再有華人意識,擺脫中華文化影響,並持續在選舉時投票給特定政黨。

對於這種現象,外省族群特別要有警覺。從族群議題角度來觀察,中華民國做為國體,在國人的心中日漸衰落,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支撐其存在的底氣已經在消失中,該底氣就是指中華文化。

寺廟文化與宗祠文化都是中華文化落實在台灣社會的具體風格,神靈與祖先共同交織出華人在靈性層面的歸屬感,但這種靈性歸屬感需要搭配理性的基石來支撐其存在,纔能使得中華文化在台灣生生不息的滋長,過去是明鄭與清朝的政權,現在則是中華民國這一政治架構,這一政治架構由外省人帶來台灣,由此產生的民國信仰,其實是種理性與感性交織的信仰型態。

但這一架構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引領中華民國來到台灣社會的外省族群自己都不認同自己了,當外省人不再有民國信仰,而只想依附於「台灣人」的保護傘隱蔽出身,焉能期待閩南人或客家人跟著相信世間尚有民國信仰的存在?

因此,正在弱化中華民國的人不是其他人,就是外省人自己,這件事情說破雖然有些殘酷,卻是外省族群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眷村文化的消失實屬台灣社會的重大損失,因為這種文化有兩大特徵:「跨省融合」與「中西會通」。

前者,是指眷村常將中國各省南腔北調的人民聚集在同一個村子中,大家不只互通有無,甚至會通婚,彼此交流著語言、飲食、風俗與信念,共融成「具體而微的中國社會」;後者是指因中華民國政府的親美政策,使得外省子弟如果有接受高等教育,常都會出國留學念博士或碩士,有些人從此歸化外國,有些人回台則會傳播歐美思潮,使得眷村文化常反映出中西會通的現象。

這兩種特徵都是古往今來的中國歷史極其罕見的生活經驗,使得台灣社會的中華文化呈現出特有的前瞻性與開創性,繼續在拓展中華文化的深度與廣度,更使得外省人不論到大陸或歐美都會有種熟悉感與便利感。

但,現在眷村文化消失了,中華文化在台灣不再有轉型蛻變的樞紐或轉軸,這難道不會是台灣社會的重大損失?因此,外省人需要對「離散族群其實正在削弱民國的生機」這一現象有深刻的覺醒,大家應該重新凝聚起來,開始探討如何恢復台灣社會特有的眷村文化。(作者為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