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檢測不需再到醫院睡一晚!15分鐘就可完成檢測

睡眠障礙是許多現代人共通的煩惱,其中,「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影響睡眠品質,也與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憂鬱症、失智症等慢性病有密切關係。但由於自我察覺不易,加上傳統檢查須到醫院睡一晚,常常檢測時間一排就是半年後,導致診斷率偏低。

睡眠呼吸中止症(SAS)容易帶來的危險。圖/台大醫院提供
睡眠呼吸中止症(SAS)容易帶來的危險。圖/台大醫院提供

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居家睡眠檢測方式及新創的睡眠檢查方法被研發出來,除了開發出居家睡眠的檢測儀器之外,台大醫院與本土的安克生醫產學合作,成功技轉研發完成「人工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儀」,讓檢測睡眠不再需要睡在醫院外,甚至只要10到15分鐘就可完成檢驗,準確率並高達了9成。

台大醫院4日舉辦「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產學合作捐贈儀式。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4日舉辦「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產學合作捐贈儀式。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該項檢測儀2018年已於美國FDA、歐盟上市,台灣食藥署也已在2019年核准,可以在台灣落地使用,未來將在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配合健檢流程,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程度作篩檢與評估及建議。

「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由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鶴健超音波團隊及台大工學院教授陳正剛研發完成,再技轉給安克生醫,並在台大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1100多人,若經篩檢為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再轉介至睡眠中心進行睡眠檢測,成果證實可以有效並即時的偵測出容易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以及早進行相關的診斷與治療。

透過這樣的創新智慧化超音波上呼吸道解剖結構檢測,比傳統的檢查更為深入檢測上呼吸道阻塞或狹窄的程度,並得知咽喉及口腔舌部等軟組織的軟硬度,配合相關耳鼻喉科、睡眠專科醫師的整體評估,透過人工智慧AI預測患者罹患OSA的中重度風險,不僅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可提供給臨床耳鼻喉科醫師做進一步手術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

「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檢測方式,15分鐘就可搞定,不需到醫院睡一晚。圖/台大醫院提供
「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檢測方式,15分鐘就可搞定,不需到醫院睡一晚。圖/台大醫院提供

根據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研究顯示,約有9成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可以藉由檢測儀被提早偵測出來,不少患者為非肥胖的青壯年齡社會中堅族群,因此這樣的檢測服務可望將能提升病友的睡眠與生活品質,並有效降低日後罹病的醫療支出與生產力減損。

負責牽線宋展河教育基金會捐贈儀器給予台大醫院的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提到3、40年前肝癌檢查最大的突破,正是超音波檢測,如今睡眠檢測採用超音波,也是個如同當年檢測肝癌的重大突破,他希望有更多的善心人士,願意捐贈研發成功的儀器。

台大醫院表示,檢測儀器採捐贈引進,速度比自行採購快半年,目前初期計畫可能採取自費健檢,價格約在4500至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