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4年半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登場 能否取得重大進展引關注

時隔4年半,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昨(26)日在韓國首爾登場。南韓總統尹錫悅分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談,為今(27)日的三方峰會預作準備。

尹錫悅在接見李強時表示,兩國應緊密合作、相互尊重,追求共同利益,應對俄烏戰爭、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等挑戰。李強則強調,中韓應成為可靠好鄰居和夥伴,珍惜30多年合作經驗。尹錫悅隨後與岸田文雄會面,讚揚過去一年多來,韓日透過「穿梭外交」改善雙邊關係。

不過,隨著日韓改善關係並轉向親美,專家認為此次峰會在敏感議題上不太可能有重大突破。中國對日韓與美國關係升溫感到不安,希望藉此機會「軟化」美日韓三國框架。日本共同社報導,岸田將要求中方取消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並釋放在中國被拘的日本人。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自2008年首次舉行,今年是第9次。會議時常因三國關係及疫情等因素中斷,此次更是睽違4年多的空前間隔。韓方透露,峰會將聚焦經濟貿易、科技、人員交流、公衛健康及人口高齡化等6大議題,預計避談北韓核問題等棘手問題,以重建穩定對話為重心。

中日韓三國政治立場差異甚大,在北韓核威脅、俄羅斯關係等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專家認為,三方領導人寧願含糊討論、強調合作,也不願觸及這些敏感議題,以確保會議順利進行。

日本與韓國近來不斷加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以因應中國在區域的擴張及北韓核威脅。專家指出,日韓擔心東亞軍事緊張局勢升高,特別是台灣危機,也意識到與中國關係的重要性。中方則渴望恢復免簽證旅遊,促進經貿往來。

學者分析,中日韓峰會雖難在敏感議題取得共識,但三方將透過救災合作、促進貿易等層面尋求突破,緩和因美日韓合作升溫而產生的緊張態勢。峰會能否在區域合作取得實質進展,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更多品觀點報導
蕭敬騰深夜發聲「驕傲是中國人」引網友熱議
台塑企業攜手韓國頂尖大學KAIST 聚焦幹細胞、基因治療、儲能電池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