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海、愛海、親海、守護海洋 海大攜手地方推動海洋教育

記者何明弘/基隆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自102年起受教育部委託設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即肩負永續推動海洋教育的責任。為深化海洋教育,普及海洋體驗,112學年度協助地方政府辦理海洋教育週系列活動共122場,參與人數約1萬4千人,並辦理學生海洋體驗課程活動共536場,參與人數達到1萬6千多人。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主任張正杰表示,期望透過各種活動喚起學校師生知海、愛海、親海之意識,並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關懷地球。
在接下來的6月8日國家海洋日,各縣市也將百花齊放辦理海洋教育週系列活動,如新北市將辦理「海好有你」海洋擂臺賽,辦理知識型及技能體驗型之競賽,並結合國立海洋科學館科教列車辦理海洋科學週。基隆市則發起「海洋教育創意小主播」徵選活動,學生將自行選定一個海洋相關職業,以新聞主持播報的方式進行深度的採訪報導。臺南市也特別於熱蘭遮城建城400年相關活動,結合SDGs相關主題宣導,展現全市推動海洋教育成果。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為教育部建立起「中央—地方—學校」的運作體系,以建置海洋教育資料庫、提升全民海洋素養、強化海洋人才培育及共構海洋教育學習圈,為發展四大主軸。並自自110學年度起持續協助國教署整合海洋教育與戶外教育業務,推動各縣市成立「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並協助各縣市設置諮詢輔導團隊,112學年度入校輔導239校;全國各校並融入地方特色開發海洋教育教材,從國小至國中各學習階段共545件教材;且辦理教師增能研習共79場,將近3千人次參與,並以跨校海洋教育課程共備社群方式提升教師海洋教育素養,目前共有38個群組,將近2千5百位教育者。
各地方所辦理的海洋教育課程主題多元也融入了當地特色,包含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學與技術、海洋資源與永續,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氣候變遷、水域安全、海洋職涯等內容,讓學生知道海洋與人們如何互相影響,更讓學生了解如何與海洋之間和諧相處。
學生海洋體驗課程活動也相當多元,包含水域休閒運動、產業技術、環境探索、食魚教育、海洋保育、藝術文化、職業試探、淨灘活動、參訪等,活動對象也涵蓋家長與社區民眾,不僅是臨海學校,非臨海學校也透過校外資源來促進學生接近海洋的機會。期持續落實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