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岡貓頭鷹行動書車 為愛啟程|華視新聞雜誌

石岡貓頭鷹行動書車 為愛啟程|華視新聞雜誌

台中市 / 陳沿佐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過去民眾透過書本汲取新知 ,現代人則是大多從手機上閱讀資訊,印象中您多久沒看書,甚至走一趟圖書館了呢?對孩子來說,書本可能是他們認識與探索世界最快速的方法。不過和都市孩子相比,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鄉地區,孩子們受限於交通因素,即使偶爾想到圖書館,親近知識寶庫,恐怕並不容易。台中圖書館石岡分館,有輛貓頭鷹書車,每週五天定期跑遍山城東勢、石岡,甚至勇闖中橫公路,讓梨山上的孩童,也能一圓閱讀夢。這座移動式迷你圖書館,如何以滿滿行動力,展現獨特魅力?書車在山區出現,為孩子帶來無限歡樂的同時,是否也能縮短城鄉差距,落實閱讀平權理念?群山小徑間的暖心故事,帶您一起來看。

充滿童趣的旋律響起,一張張可愛的小臉龐,既興奮又期待,跟著節奏大展身手。徜徉書香,沉浸在童話世界裡,這天石岡圖書館的說故事時間,座無虛席。家長黃小姐說:「我是第一次來,我是從豐原過來,因為我們不是客家人,然後是第一次聽到客語的介紹,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學習。」記者陳沿佐VS.家長林小姐說:「我們每個禮拜都會來,(那小朋友呢小朋友喜歡來嗎),就滿喜歡的,玩到都會不想回家。」

每個月一次,短短半小時的親子共學時間,激發孩子們的無限想像。擔任說故事志工的林育秀,卻細心觀察到,歡樂時光背後,令人無奈的社會現象。記者陳沿佐VS.說故事志工林育秀說:「(你有沒有聽過,有家長來聽了之後,跟你說實在住太遠,沒辦法常常來,覺得很可惜很想要常來),也是有,(他們是怎麼講的),工作或者是距離比較遠,沒有辦法過來。」

跟市區的孩子相比,偏鄉的孩子,圖書資源相對匱乏,該如何縮小差距?石岡圖書館決定主動出擊,滿載上千冊圖書的3噸半貨卡,勇闖中橫公路,海拔1700公尺的梨山,也能見到它的身影。台中市立圖書館石岡分館主任李雪雲說:「他們周遭可能沒有圖書館,因為我們很久才去一次,他們真的就是蜂擁而至那種感覺,他們都會很期待說,書車阿姨下次什麼時候會再跟書車一起來。這個書車,就是我們落實閱讀平權的一個主要工具。」

小朋友熱情包圍書車,席地而坐,把握難得的閱讀時光。從2014年起,書車跑遍山城鄉鎮,讓偏鄉孩子們享受閱讀,這項暖心行動,幕後推手是她,圖書館主任李雪雲。台中市立圖書館石岡分館主任李雪雲說:「其實我覺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從閱讀找到答案,所以我覺得推廣閱讀這件事,其實還算滿有意義的。」

1993年成立,圖書館古樸建築,是陪伴許多孩子長大的老朋友。近年隨著數位科技普及,閱讀風氣大受衝擊,該如何吸引民眾願意走進知識寶庫,成為李雪雲的首要任務之一。李雪雲說:「其實圖書館,真的是一個很冷門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用一些方法,去引導民眾去鼓勵民眾,它可以變得很活絡。」

每週5天,車輛準時出動,出發前的前置作業,是工作夥伴們最忙碌的時刻。石岡圖書館行動書車駕駛李育明說:「我是台中市立圖書館,石岡分館的行動圖書車司機李育明,因為我們書車的外觀,有一隻很大的貓頭鷹,所以他們都稱我為貓頭鷹叔叔。他們一看到貓頭鷹的車子來了,就會哇哇大叫,說今天又要載好多書給他們看。」

一疊疊堆得快比人高的書本,全都是孩子們捧在手心,細細品味的瑰寶。李育明說:「男生非常喜歡看漫畫書,非常搶手,女孩子喜歡看這種露露菈菈的,可愛可愛的,像可以教她們怎麼做蛋糕那些。」李育明說:「因為我之前是在送南北貨的,也是開這種3噸半的車子,是這種機緣才進來圖書館工作。」

一輛車最多可裝載2千本圖書,該如何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都能輕鬆借閱,巧妙設計的書架幫了大忙。李育明說:「低年級的要放下面,低年級比較矮,所以我們就放第一排比較矮,現在這個就是高年級五、六年級在看的書。因為車上選擇性會比較多,年紀大一點點,旅遊的也喜歡,還有摺紙的,這些老師都很喜歡看。還有就是保健的身體保養,運動伸展那些。」

五花八門的圖書,琳瑯滿目的內容,得盡可能滿足,每位讀者對知識的無窮渴望。書本整理完成,設備就定位,上午8點跟著熱血書車出動,準備執行一項超級任務。石岡圖書館行動書車駕駛李育明VS.記者陳沿佐說:「今天我們要去和平區的博屋瑪國小,(這樣開上去大概路途要多久啊),大概要50分鐘,50分鐘算快的喔,它將近要40公里,他們每次都很期待我們書車去的時間,他們都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要到了。」

台中和平區博屋瑪國小,學生只有52人,是間迷你小校。這天上午,全校師生正焦急等待,期待聽到熟悉的引擎聲。師生們的老朋友,每個月都會滿載著知識寶藏,準時報到。一場孩子們期待已久的心靈饗宴,即將展開。

記者陳沿佐VS.台中博屋瑪國小學生柯宇杰說:「(同學你今天要找什麼書),我找到了這本,(這是什麼,這是故事書是不是),對。」記者陳沿佐VS.台中博屋瑪國小學生陳琋說:「(同學同學,你在找什麼書啊),三國演義,(現在有鎖定了哪幾本嗎,這本是什麼,食譜喔,你會煮飯嗎),會,(真的假的這麼厲害)。」

台中博屋瑪國小校長比令亞布說:「我們這邊是大安溪沿線,離最近的圖書館,應該算是東勢區。從這邊過去大概要50分鐘以上,因為這邊公車一天才兩班,所以交通上是非常不方便,沒有很多機會可以看到新的書。」比令亞布說:「看到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小很小的小朋友,捧著書就要倒下來,我說怎麼借那麼多書,他說因為這些書都很新都很好。圖書車這樣上來,其實對小朋友的知識或是閱讀,有非常大的幫忙。」

記者陳沿佐說:「光是2023年,台中市立圖書館的行動書車,就出動了超過2100多次,而這些書車,它們行駛的路途也超過了4萬公里。這些書車,它們無論晴雨使命必達,用熱情把圖書資源,送到台中的每一個角落。」

悠揚琴聲,伴隨孩子們的讀書聲,這是行動圖書館,無意間牽起的一段難得琴緣。台中博屋瑪國小音樂老師詹培妤說:「我們學校小朋友,其實對鋼琴音樂很有天分。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很想要學鋼琴,但是家裡沒有鋼琴,所以透過這樣子的活動,石岡圖書車捐贈給我們小朋友,每次下課都來搶這台鋼琴。」

台中市目前有7輛,跑遍山海的行動書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將減少國內及國家間的不平等,以及建構具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視為重要指標,期盼透過政策及行動,消弭城鄉差距,促進城市及郊區的正向連結。推動閱讀平權的移動式圖書館,也成為另類實踐途徑。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陳佳君說:「一座圖書館的興建,從硬體軟體到整個維護設備等等等,至少要3億2億以上,每一年固定的購書啦人力都更不止。政府資源有限,沒有辦法一直做這樣子的投資,但是書車它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李雪雲說:「其實行動書車這個想法,是我們學習國外的精神,就是圖書館不是等讀者進來,而是應該主動去服務讀者。」李育明說:「這13年來,就每天都服務小朋友,路程如果再遠也沒有關係。你會覺得,看到小朋友跑下來,把書都搬光了,心情就會很好,今天來的這趟有價值。」

宛如孩子們的大玩伴,也總是來者不拒。無論路途再遠,縱使前方崎嶇, 總 能見到它,逆著風迎著雨,展開雙翼,陪伴孩子們,乘著夢想勇敢飛行。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我的同學是AI 科技助攻 因材施教不是夢|華視新聞雜誌
水保教育扎根 臺灣共好計畫 偏鄉小學水保知識不偏廢 「水保‧閱讀角落」送進上林國小
新北市圖熱門書 不便利的便利店、神奇柑仔店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