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抵換千億美元商機恐剩150億

受到全球各國致力於本世紀中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近年曾被視為至少擁有千億美元龐大商機的「碳抵換」(carbon offset)市場,受認證不實和企業策略改變影響,2022年出現十年來首次下滑。分析指出,若技術缺乏突破,2030年市場規模可能只剩150億美元。

碳抵換係指企業或個人透過贊助有助溫室氣體減排的行動,抵銷自身生產的碳足跡。例如資助植樹造林計畫,藉此折抵搭乘飛機或企業營運造成的碳排放。

美國媒體分析2010年以來逾26萬筆交易顯示,2022年金融、航空和重工業等行業購買的碳抵換額度降低17%,近十年首次出現下滑趨勢。而這還沒有反映出一些大型碳抵換計畫倒台和相關弊端浮現等市場壓力。

曾經熱衷於購買抵換額度的企業已轉變立場,例如英國易捷航空2022年宣布,不再以購買額度作為實現淨零排放的主要手段,改採取實際行動(例如使用可持續燃料)減少碳排放。此外,美國捷藍航空和中國聯想集團等企業也停止購買抵換額度,但以上企業未停止交易,而將碳抵換額度售予其他仍在購買的企業。

市場反映出碳抵換對淨零排放的作用逐漸縮小,其一,部分企業不積極落實減碳,僅依賴購買碳權額度來抵銷碳排放;其二,部分碳抵換計畫的減碳量名不符實,計畫聲稱可封存大量的碳,但技術其實尚未實現;或聲稱保護大片森林免受砍伐,但這片森林實際從未受到濫伐威脅。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指出,中國石油集團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利用低品質碳抵換進行「洗綠」(greenwashing),掩飾其進口天然氣對環境的實際影響。上述兩者企圖以植樹造林抵銷碳排放。但80%造林計畫種植的樹木,存有中度以上火災風險。

北京綠色和平組織計畫負責人李嘉童表示「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而言,碳抵換如同煙霧彈,掩飾持續增加的碳排量」,同時強調碳抵換在認定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提及不當的造林計畫易受火災威脅,反而產生更多碳排放。

先前一度預測2021年碳抵換市場總值可達1000億美元,然而美國媒體近日預估2030年市場僅剩150億美元。若碳封存技術全面普及,2037年則可能回升至1兆美元。碳市場管理公司Carbon Direct分析指出,由於購買劣質碳抵換額度的情況頻繁發生,再加上全球整體經濟衰退,2023年的碳抵換市場交易可能進一步減少。

看更多相關新聞
碳抵換千億美元商機恐剩150億
環境部認了 碳足跡認證人力不足
COP 28明登場 我碳足跡等3指標未達標
國內碳交易漏洞多 無助減排
評論/跟不上企業與國際步伐的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