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狂冒3症狀「吃什麼好得快?」營養師獨家菜單曝

生活中心/柯美儀報導

確診時最常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症狀。(示意圖/資料照)
確診時最常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症狀。(示意圖/資料照)

近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上升且進入流行期,診所、醫院看病人潮暴增。而確診時最常出現喉嚨痛、咳嗽、發燒症狀,讓人痛苦難耐,民眾也好奇「吃什麼好得快?」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營養師李婉萍分享「飲食建議」供大家參考。

根據《ETtoday新聞網》報導,開業耳鼻喉科診所院長陳亮宇表示,有喉嚨痛或喉嚨乾燥等症狀輕微者,可透過多喝水、少講話、用鹽水漱口,或喝冰水、吃冰淇淋舒緩,他解釋,鹽水漱口可以將表面細菌沖掉,至於冰冷食物則是因喉嚨發炎會有灼熱感,靠著冰水或冰品可降低神經末梢溫度及神經疼痛訊號;若有咳嗽症狀,則不建議食用,反而會刺激氣管,咳得更厲害,反之症狀嚴重者,醫師除了開立藥物外,也會給予喉片、局部消炎噴劑,以改善喉嚨不適症狀。

另外,營養師李婉萍則說,在營養學上,吃冰涼食物有助鎮靜消炎,能舒緩喉嚨痛症狀,例如可以飲用冰牛奶、冰蜜豆奶、豆漿、菊花茶、椰子水、香蕉牛奶;甜點類可以吃優格、奶酪、冰淇淋、布丁,也可以泡高蛋白粉,覺得不好喝還可以加牛奶。

李婉萍也說,喉嚨痛的人可以吃甜,但不要吃酸,有些人會因刺激胃酸,導致胃酸上湧而加劇喉嚨不適,如柳丁汁就不建議,另外,太熱的熱湯容易燥熱、上火的食物也不要吃,例如堅果類及餅乾,但如果是喉嚨痛加上咳嗽,建議飲食以低溫食物為主,吃冰涼食物有助降低發炎反應,但加上咳嗽就不建議「吃甜的」。

至於發燒該如何吃?李婉萍表示,發燒最重要在於先補充水分,至少每1小時都要喝水或液體飲品,算法為每15分鐘喝60~120c.c.,確保每3~4小時都有排尿,且尿色呈現淡黃色。因發燒會疲累、吃不下,因此飲食可選擇軟質較好入口的種類,同時要多喝水,可加入發泡錠飲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機艙內突「狂冒白煙」 乘客嚇喊要逃嗎!空姐曝真相:正常
冷氣洗了也吹不涼!網喊「補冷媒」 師傅揪1關鍵嘆:浪費錢
大雞腿+5菜便當賣「這價格」!全場敲碗求店址
每9分鐘奪1命!最新癌王曝 重症醫:已成新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