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地雷】機械車位意外多 車道出入口最危險

【文∕連珠君】市中心建築密度高,為增加車位數量,不少大樓設置機械停車設備,但車位坍塌、駕駛失足踩空等意外發生事件頻傳,讓民眾心驚驚,事實上,營建署強制早有要求機械停車應有安全防護裝置,但執法未完全落實,且機械停車設備約20年就要更新,但多數社區缺乏長期修繕計畫,無法因應更新設備,更造成隱憂。

▲停車場以轉角與視線死角處較容易發生危險,應設置反射鏡,並加強對住戶宣導,放慢行車速度,減少意外發生。
▲停車場以轉角與視線死角處較容易發生危險,應設置反射鏡,並加強對住戶宣導,放慢行車速度,減少意外發生。

車道轉彎處車位最危險

《住展》雜誌經理何世昌表示,一般平面車位的危險性相對低,比較危險的地方是轉角與視線死角處,如果是車道的轉角處通常社區會裝設反射鏡,只要住戶放慢行車速度,問題就不大,但若是單獨車位有視線死角,一般社區不會安裝,車位若位於車道轉彎處,相對比較危險,沒有緩衝的空間,也是較危險的車位。

另外車道若規劃太狹窄,危險性也會比較高,以一進一出,進出車道各自獨立的規畫最安全,但要基地夠大,且至少2面臨路,較難有這樣的規劃,機車若有獨立車道規畫最佳,安全性佳。

很多人只注意看房子,卻忘了注意車位好不好停,出入是否有死角,就衝忙簽約,另外休旅車要留意停車位高度,有些車位上方有管線,或是天花板較矮等問題,若是購買預售屋,現在新版預售屋買賣契約有規範要寫明車位的長寬高,要特別留意。

機械設備20年須更新

問題較多的機械停車設備,通常休旅車都無法停放,東京都公寓大廈管理維護經營企劃部協理顏世禮表示,依據內政部營建署規定,機械停車設備應每年委託檢查機構作安全檢查,合格始換發使用許可證,且應張貼於機械停車設備出入口處前上方顯眼處,此外,看使用頻率及定期保養狀況,除每年定期保養外,一般每3~5年要大保養。

▲機械停車設備約20年左右就要更新,但多數社區缺乏長期修繕計畫,沒有逐年提列費用,成為隱憂。
▲機械停車設備約20年左右就要更新,但多數社區缺乏長期修繕計畫,沒有逐年提列費用,成為隱憂。

為防止機械停車設備故障導致意外發生,營建署強制要求設置安全防護裝置,如可撐住墜落的車輛防壓桿,預防油壓設備漏油防爆閥,可減緩漏油速度,讓機械停車格不會一下子就墜落,還有限制高低位置的極限開關,設置車輛定位偵測連鎖裝置,當車輛未到達定位時設備無法運轉等。

雖然有這些法條規範,但不少縣市政府並沒有硬性去檢查每個機械停車設備是否符合規範,因此,在購買機械車位前,除了要注意是否有定期檢修、安全防護裝置是否有確實安裝外,顏世禮指出,機械停車設備大概20年左右就要更新,但多數社區缺乏長期修繕計畫,沒有提前將未來更換設備的費用逐月提列,一旦發生問題,經常有經費不足,或突然需要所有權人拿出一大筆金額修繕或更換設備等糾紛發生。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