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死亡」意思是什麼?源自於哪裡?有哪些延伸用法?
近來在不少社群中,都可以看到網友使用「社會性死亡」(Social death,簡稱社死)的說法。竄紅的「社會性死亡」一詞,最早出自托馬斯.林奇(Thomas Lynch)的《殯葬人手記》(The Undertaking)一書。書中有一段內容,對死亡的解釋分為三種:聽診器與腦電波儀測出的死亡,稱為「肉體死亡」;以神經末端與分子的活動為基準認定的死亡,稱為「代謝死亡」;而親友、鄰里與社會上所公認的死亡,則稱為「社會性死亡」。
【啟動LINE推播】👉 接收每日重點新聞通知
然而,現今社會性死亡一詞,已衍伸成泛指在公眾面前出醜,或經歷奇恥大辱到人盡皆知,丟臉到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的情況,類似於被「公開處刑」的感覺。
社會性死亡還有不同樣貌。在網路時代中,只要一支手機,人人都能將身邊的大小事迅速傳播,當中部分事件可能經過造假、剪接或斷章取義,讓當事人被誤解或人肉搜索,導致社會性死亡。這裡所指的社會性死亡,意思是人被社會集體孤立、排擠或霸凌,其可怕之處在於,人們永遠不知道它將對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而這一類的社會性死亡,可用日本經典的「村八分」來解釋。
在江戶時期,日本主要為務農社會,鄰里間有十件事會相互幫助,包含成人禮、結婚、生產、蓋房、照顧病人、水災、忌辰法事、出遠門時協助看顧、火災及葬禮。一旦有人不合群或犯錯,就會遭到村八分對待,意即被整個村落排擠,在前八件事中,完全不給予任何協助,還可能被斷絕水源、肥料等供應;而村民之所以願意在火災及葬禮中提供協助,純粹是擔心波及自身利益。儘管只是消極霸凌,但受到村八分對待者,等於被宣判社會性死亡。
社會性死亡一詞被廣泛運用後,相關的哏也不斷出現。比如「社死現場」的用法,類似於社會性死亡,都是指讓人尷尬的瞬間,因為在公眾面前做了丟臉的事,以致沒臉見人的情形。而「社死專業戶」,則是指經歷了多次的社會性死亡,已對此感到習慣的人。
Yahoo奇摩提醒您:
拒絕暴力,遇到霸凌要勇於求助,教育部投訴專線 0800-200-885
實習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