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司法的警訊

││牽涉司法糾葛的政治領袖,常鼓動一些群眾到現場搖旗吶喊,製造聲勢,企圖挾支持者的聲勢力量,左右司法判決。

最近台灣最熱門的話題,非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官司案莫屬。柯文哲在今年一月總統大選前,還挾著高支持度的自信,信誓旦旦要在藍白合中當正,讓國民黨當副手,藍白合破局,柯文哲侯友宜雙雙落選,但柯文哲有八席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在手,以「關鍵少數」之姿,想要在藍綠之間左右逢源,但現實政治的形勢比人強,民眾黨八席立委被民進黨拒絕接觸,國民黨也未見熱情相迎,柯文哲和民眾黨逐漸邊緣化。

隨著賴清德上臺,原本前途一片看好的鄭文燦,在生日當天被約談,經過三次羈押庭,終於羈押禁見,一時之間,賴清德鐵面無私掃貪除弊的正義形象讓他人氣高漲。而這時民眾黨又爆發政治獻金申報不實案件,黨內許多重量級人物被約談、收押,民眾黨為了釐清事實,派人查帳、每天召開記者會,忙得焦頭爛額。但這些都不及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開案涉及圖利收賄被收押來得勁爆。期間,許多「小草」到場聲援柯文哲,民眾黨也發出聲明,力挺柯文哲清白,但也有民眾、網紅到場互嗆,甚至造成一方支持者事後輕生的憾事。柯文哲收押禁見確定當天,也有許多支持者到場聲援,警方出動大批人力警戒,才避免了事態擴大,最後柯文哲的小草們默默散場,沒有造成混亂局面。

台灣像這樣的場面歷歷在目,不管藍綠白哪個陣營,哪個政治人物沒有一些支持者或追隨著?甚至只要用些手段,都能輕易鼓動一些群眾到現場搖旗吶喊,製造聲勢,企圖挾支持者的聲勢力量,改變司法判決。基本上,這樣的動員和造勢是沒辦法改變事實的,但有時候還真的奏效,這也造就了政治人物樂此不疲的原因。當年陳水扁貪汙受賄判刑確定,至今都還有一批死忠的追隨者為其搖旗吶喊,讓陳水扁有底氣在保外就醫期間四處趴趴走,為候選人助講,為自己女兒辯護,完全無視司法的制裁。

政治人物之所以屢屢煽動支持者出面造勢,一則是不相信司法,二則是企圖挾民意以自重,說穿了,都是覺得支持者造勢可以改變司法。而支持者之所以願意到場聲援,除了相信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的清白無辜或鞏固屬意者的政治版圖,也是為了意圖改變司法判決結果。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台灣人不相信司法體系的公正性,不相信司法人員的品德操守和獨立辦案精神;台灣人總認為司法是可以被民意、被金錢、被政治力所左右的。而很不幸的,這種想法有部分被證實是實際存在的。

台灣政壇藍綠對決的狀況,讓有些司法人員生起夤緣攀附以求進身之心,從而影響了司法人員辦案和審判時的獨立性,選擇性辦案和雙標判決一直都是政黨攻訐的目標,即便相關單位做出說明闢謠,但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缺乏公正性的司法判決說服不了所有人,也說服不了當事人,許多政治爭端由此而起,國家公平正義賴以維繫的司法體系卻日漸崩潰,這不僅是當事人的不幸,也是國家社會的危機,更是司法的警訊。

司法機關選擇性辦案、看顏色辦案的例子罄竹難書,也難怪民眾不相信司法,遑論具有群眾能量的政治人物了。司法體系崩潰,受害的將是整個國家和人民,為了維護司法尊嚴,司法體系必須保持獨立,重拾人民對司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