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尋求美陸雙邊對話,只是美國一頭熱?

美陸似乎有意為布林肯訪陸之行做好準備。(路透,資料照)
美陸似乎有意為布林肯訪陸之行做好準備。(路透,資料照)

美陸關係現階段似乎陷入單向爭取溝通的困局:華府急於開展全面雙邊對話,北京則選擇性地消極回應,甚至以「不專業」的軍事行動意圖尋釁。護欄薄弱的美陸軍事對峙不禁讓人擔心,若此態勢持續不斷,恐引發無法預料的意外、甚至升高到局部衝突。歷史提醒我們,許多重大事件都是因微不足道的小風波點燃,所以防患於未然就成為美國推動對陸「預防性外交」的基調。

對於中共政權拒絕兩國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舉行雙邊會談,美國早有多管齊下的準備。繼國安顧問蘇利文在日內瓦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碰頭後,日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在華府接待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甚至深受拜登總統信任的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曾於五月密訪北京的消息都被披露出來,顯見雙方都有打破外交僵局的共同意念。準此,亞太助卿康達近期在北京拜會中共政權對口官員,也就不令人意外了,甚至國務卿布林肯的大陸之行應該也不會太遠。

美國國務院的會議摘要提到,「雙方就雙邊關係、兩岸議題、溝通管道等議題進行坦誠且富成效的討論」,被解讀為是為了管控美陸緊張關係,更可能為其長官訪陸之行探路。但該摘要也指出,美方官員向陸方強調「美國將積極參與競爭,捍衛美國利益與價值觀」。無獨有偶,大陸新任駐美大使謝鋒初抵美國時,就曾表示「自己是為捍衛中國利益和增進中美交流合作而來」。

從雙方如此直白的口吻即可看出,華府及北京實際上都有恢復外交對話的意願,但由於彼此對不同議題仍有不易化解的歧見,因此在表明樂見進一步接觸之餘,同時也清楚表達己身重大利益及立場,避免對方誤判,也不必對即刻化解兩國問題有過高期待。

從現實面觀察,目前美陸互動有種「剃頭擔子─一頭熱」的感覺:華府急於向北京遞出橄欖枝,但北京卻冷漠回應,不是已讀不回,就是冷眼相對、甚至惡言相向。由於雙方缺乏互動與互信,導致雙方人民對雙邊關係也有負面觀感。

日前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國際安全觀」調查報告指出,近六成大陸民眾對美國沒有好感,遠高於有正面看法的一成二。相對的,二月美國一份民調有六成一民眾對中共政權的全球影響力感到擔憂,而且有逐年攀升趨勢,代表著不僅兩大黨有日趨相近的「抗中」共識,連一般民眾也受到日益激烈的兩國交鋒影響而改變態度。雖說兩國主政者都不願意爆發衝突,但由於各自內部的政治需求,雙邊關係恐怕仍會維持「鬥而不破」的對峙狀態。

美陸交手必然會觸及台海議題,更可能會因彼此觀點差異而以各自表述方式收場。美國應會清楚反對中共政權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的官方立場,按慣例表達不支持台獨,更要求中共政權不該繼續軍事威脅台灣、破壞區域和平穩定。反之,中共政權除了重申不放棄武力以遏制台獨聲浪外,更會要求美國不該霸凌他國。

美陸似乎有意為布林肯訪陸之行做好準備,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今年是APEC主辦國,屆時是否會順勢邀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正式訪問白宮,也可能是雙方外交角力的重點。面對美陸關係可能趨緩的發展,蔡英文政府務必做好準備,應務實地調整「抗中保台」策略,防止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才能有效化解台海衝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