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招生危機,政策面與大學端應共謀善策

在本地生源、境外生、陸生統統大減的三重打擊之下,不僅私立大學叫苦連天,若干公立大學也如臨大敵。圖為正在準備大學分科測驗的準大學新鮮人。(本報資料照)
在本地生源、境外生、陸生統統大減的三重打擊之下,不僅私立大學叫苦連天,若干公立大學也如臨大敵。圖為正在準備大學分科測驗的準大學新鮮人。(本報資料照)

近日傳出四所私立大學短報缺額,其中真理、佛光兩所大學已屬累犯,校長因而去職;文化、大葉兩所大學經教育部認定為初犯,且情節相對輕微,教育部將從寬處理。持平而論,無論是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招生危機都越來越深,短報缺額事件就是讓大學端面臨的困境暴露在檯面上。問題是,此次短報缺額事件或可隨教育部後續懲處出爐而落幕,但大學招生困境卻依舊存在,教育部與大學端應共商對策,妥慎處理。

大學招生困境,已是陳年老問題。根據統計,一00學年度教育部核定大專校院新生招生名額為三十二萬八千多人,但隨著少子化的嚴峻程度逐年攀升,一一二學年度僅剩約二十三萬五千人,差距達九萬三千餘人。除了少子化問題之外,原本可為大學挹注生源的境外生人數也在疫情期間大幅萎縮,一一二學年度為十一萬六千餘人,比疫情前的一0八學年度十二萬八千餘人還少了一萬兩千餘人,這對大學招生猶如雪上加霜。

對大學招生困境再補上一刀的,就是因為兩岸關係急凍,來台陸生人數(研修生加學位生)在學人數,從一0五年高峰的四萬一千九百七十五人,急遽滑落到一一二年的四千六百五十一人。在本地生源、境外生、陸生統統大減的三重打擊之下,不僅私立大學叫苦連天,若干公立大學也如臨大敵。尤有甚者,一一七學年度大一新生人數預估僅剩十五萬七千人,教育部估計八成學生可以進入公立,勢必有更多的私立剉著等!

事實上,到今年七月底已有十五所私立大專校院不敵少子化浪潮而相繼退場,不僅影響學生受教權,從一0九年到今年四月,僅有十位退場私大教師轉往其他學校任教,流浪博士的問題更加惡化。私校工會估計,目前還有四十所私立大專校院處於溺水邊緣,若干私大縮衣節食,省到連年終、研究費都請教職員「共體時艱」,十年寒窗的博士、碩士們真是情何以堪!

或謂,私校退場乃市場機制正常現象;但是,私立大學學費連年凍漲,所謂的「市場機制」早已遭到扭曲。從實際層面來看,每一所大學的財務狀況、募款能力、各項成本都不相同,幾乎齊頭式、且須由教育部核准的學費標準,並不能真實反映校方的經營能力。即以日本、南韓為例,政府對於私立大學的學費標準並沒有政策面的限制;台灣是否也能回歸大學自主,由各大學依據本身的條件與能力決定學費標準?

進一步而言,雖然教育部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費,但此一補助係針對學生,並非針對學校;換言之,此一政策無助於私立大學增加收入。

整體而言,對於招生人數、學費標準等等攸關學校經營事項,教育部應可考慮適度鬆綁,讓私大依據本身需求,擁有較大的彈性調整空間,讓每一所私大更能塑造自己的辦學特色。

此次短報缺額事件,同時也反映社會大眾習以錄取率評斷大學辦學良窳,而較少考慮畢業生就業率、企業評價等因素,學校因而想方設法美化招生帳面。文化、大葉兩所大學更恐係因參酌他校作法,或對教育部規定有不同詮釋而誤犯,文大校長王子奇亦已道歉展現「過勿憚改」之意。然而,私立大學招生一步步地逼近斷崖,教育部與大學端更應共同思索,如何在兼顧大學教育品質以及學校健全經營等前提下,讓台灣的下一代在優質的大學就學環境中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