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賴政府撒幣挽不回兩岸關係日益惡化
立法院新會期即將開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將會是朝野攻防重點之一。撇開創新高的國防預算不論,賴清德政府的陸委會捐贈給海基會的兩岸中介事務經費卻暴增四成多、也就是七千多萬元,達到近二點六億元。在台海情勢不平靜、兩岸關係日益緊張的狀態下,兩岸正式溝通協商管道持續中斷,賴政府還為海基會編列如此龐大的中介經費,恐有浪費公帑之嫌。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就批評,「民進黨僵化的意識形態如果不改,包括陸委會、海基會編列再多的預算,也都是浪費民脂民膏繼續養冰宮」。她還說,包括賴總統在內,賴政府在毫無具體證據情況下,就隨意指控兩岸交流淪為中共統戰管道,甚至藉由「反滲透法」恫嚇基層村里長,海基會根本沒有任何功能。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也質疑,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的當下,這筆費用是否真能發揮預期的作用?海基會暴增的預算有沒有其他特殊用途?這筆預算是否仍有存在必要?
海基會解釋說,因缺乏制度管道,導致成本增高,仍將為台灣「提供往返兩岸民眾各項協助、促進兩岸關係雙向對等、健康有序的交流等」業務。諷刺的是,陸委會反覆針對兩岸往來向台灣民眾示警,教育部卻編列七十多萬元的考察中國大陸經費,遭在野黨批評根本就是雙標。
海基會雖然說其業務經費大增是因為兩岸往來所衍生的問題「只會增加、沒有減少」,許多問題都需要海基會出面解決。然而,海基會的澄清說詞只會越描越黑,而且更凸顯賴政府至今仍無法打破兩岸僵局、恢復正式溝通協商管道的尷尬!事實上,若比較蔡英文與馬英九兩政府的海基會業務量,國人就可清楚知道,民進黨時代的海基會為何會被譏諷為「蚊子會」呀!
海基會主要業務是處理台商糾紛,馬政府時代幾乎每年要接受六到七百案件申訴,蔡政府則不到三百件。至於「兩岸溝通協調聯繫交流費」就更能看出差別,馬政府幾乎花完預算,蔡政府前年度分文不動,去年降為四萬元也花不出去,其他文教、經貿和法律業務的預算也沒花完,今年卻照編甚至多編,形同拿錢不辦事的冷衙門,難道這些都不是民脂民膏嗎?結果許多兩岸爭端反而需要國民黨協助奔走解決,民進黨還好意思自誇是能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的執政黨?
倘若海基會是賴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單位,為何在前董事長鄭文燦因收賄案去職後,遲遲找不到接替人選?顯然,在賴清德「抗中保台」策略下,一面倒向美國才是主調,改善兩岸關係根本不是其重點,因此海基會就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只是他安撫黨內派系的一張牌。
兩岸關係良窳攸關台海和平與台灣安全,原本是政府最重要的政策,卻被民進黨當成惡鬥在野黨的工具。舉凡對賴政府有質疑之處,都被扭曲為對岸的認知戰或抹紅為「中共同路人」,再加上北京防獨與美國抗陸的交叉作用,使得理性溫和的聲音在三方都淪為「稀有動物」。
今年接連發生的金門快艇翻覆意外、台灣現役軍人遭中共當局留置及漁船遭扣押等事件,海基會都插不上手,屢遭大陸的海協會「已讀不回」,其功能幾乎等於零。一個既無法發揮政府賦予的白手套功能、又不能主動化解彼此歧見的機構,卻編列比去年更多的預算及補助,立委們應該嚴查經費使用情形,好好為國人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