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大專校院苦撐 教長促公私併

教育部長鄭英耀(中)與教育部主任祕書林柏樵(左一)、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左二)、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右二)、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右一)合影。(陳俊吉攝)
教育部長鄭英耀(中)與教育部主任祕書林柏樵(左一)、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左二)、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右二)、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右一)合影。(陳俊吉攝)

少子化衝擊我國高教版圖,部分私立大專校院已無法招滿學生,不時拋出盼與公立大專校院合校的想法。教育部長鄭英耀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支持公私校合併,並強調在還沒有修法的情況下,已有華夏科大將校產捐贈給台灣科技大學的併校模式,教育部會積極鼓勵,並繼續朝向法理層面努力,讓私校育才使命得以延續。

鄭英耀在出任教育部長之前,擔任中山大學校長,任內曾討論中山大學與高雄醫學大學、中山大學與高雄大學等2起公私校合併案,不過高醫一案受限於法條不完備,而未能推行,高雄大學一案則是未通過校務會議投票。

外界好奇鄭英耀接任教長後,對於公私校合併的立場為何?他坦言支持,也提到雖然法令尚未落實,但教育部努力嘗試修法。即便目前法條尚未完備,但已有華夏科大退場後,將校產捐贈給台科大的典範案例。

目前大專校院合併,大多數為「公公併」,像是新竹教育大學於2016年併入清華大學,陽明大學在2021年與交通大學合併,成為如今的陽明交通大學。對此,鄭英耀強調,只要學校對校務治理具有使命感,對於大學合併,教育部都樂見其成。

此外,教育部也積極推動學校拓廣生員、廣納學子,近日宣布,預計在明年5月公告大陸學位生招生簡章,明年7月即可入學,不過賴政府的兩岸政策被外界理解為「新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緊張,陸方對於我方重啟陸生政策,尚無具體回應。

重啟陸生招生政策遭逢困境,教育部國際司代理司長廖高賢指出,台灣進行陸生招生工作,主要由陸生聯招會負責,在2011年之後,教育部偕同陸委會推動各項陸生友善環境措施,包含今年2月1日將陸生納入健保,且逐漸鬆綁招生名額、工讀、領取獎學金等限制,盼陸方能正面回應台灣提出重啟大陸學生招生來台就讀的需求,並正向看待兩岸學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