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黑豆釀好醬 雲林5國小推廣食農

雲林縣府鼓勵校園推動食農教育,圖為小學生製作的果皮環保酵素。(周麗蘭攝)
雲林縣府鼓勵校園推動食農教育,圖為小學生製作的果皮環保酵素。(周麗蘭攝)

雲林縣政府為推廣食農教育進入校園,擇定5鄉鎮市各選1所小學推廣,包括斗六市保長國小、虎尾鎮立仁國小、西螺鎮文昌國小、麥寮鄉明禮國小、口湖鄉文光國小入列,讓小朋友們從產業看見雲林的價值,也體驗農夫的快樂與辛苦。

雲林縣府農業處今年補助5所小學推動食農教育示範計畫,連結在地青農、特色文化、食農場域,斗六市保長國小提出「柚見幸福」特色課程,帶領學生認識文旦;今年度又設置保長夢想雞樂園,以午餐廚餘養蛋雞,雞糞作為肥料,灑在示範農田,落實循環農業。

西螺文昌國小學生自2014年在黑豆達人蔡財興教導下,嘗試自種黑豆,並與百年老店瑞春醬油合釀「文昌好醬」,現已發展出一到六年級的黑豆課程,有分享豆製食物、種黑豆、認識基改食物、收成黑豆、製造醬油、設計包裝等內涵。

明禮國小在學校花圃栽種小麥,用小麥粉製作小麥貝果、糕點,運用乾燥小麥穗學插花。校方也帶領學生體驗做台灣鯛一夜干:去除內臟、用米酒鹽巴去腥、冷藏或風乾。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內有豐富的食農教育場域與教材,落實食農教育向下扎根,小朋友從產業的故事中,就可以潛移默化雲林的文化與歷史及產業價值。

農業處長魏勝德說,食農教育不只是讓兒童知道農業的知識,也促進消費者跟生產者對話,消費者更清楚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生產過程、食品安全,整個推廣過程中讓所有人都接近農業,這是最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