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心 花蓮米崙斷層鑽井計畫

今年0403花蓮地震之後,台灣地震科學家,第一時間趕往花蓮七星潭畔,因為這裡從2020年開始,啟動「花蓮米崙斷層鑽井計畫」,科學家在這裡,鑽了三口深井,希望用現代科學,找出地震的原因和特性,為防災做準備。

地震來時,地表天搖地動;地底下岩石地層,保存了這一霎那的,奧秘證據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力維 :「斷層帶的部分 你會發現,這些石頭都會變得非常細,(顆粒比較細),很細 細這件事情就跟磨就有關係,磨是一個動作對吧,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斷層的作用,為什麼米崙斷層這裡,50年 60年就滑,(岩心)可以提供一些資訊,是這個地震如何發生,或是為什麼會發生。」

郭力維,今年4月,獲選為中研院「中研學者」,專長是 黏土礦物學、岩石力學。他學生時期,參與2004年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2020年的「米崙斷層鑽井計畫」,他成為岩心負責人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力維 :「 我們斷層帶的上盤,最上面490公尺以上,石頭都長這樣 大顆小顆,有白白的東西在裡面, 那是碳酸鹽的東西,大顆小顆的慘狀 亂七八糟。」

取出的岩芯,彷彿地震瞬間,被細膩封存的,時空膠囊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郭力維:「 在這個樣品的下面,我們有看到像這樣的斷層泥,可是斷層泥,我們裡面我們有看到一些,像是被融化的東西,(代表)瞬間溫度可以很高,但是因為如果摩擦時間很短,可能兩秒 三秒就停下來了,滿符合米崙斷層,現在這個滑移的特徵,短距離的滑移就停下來了,但是會造成滿大的地震災害。」

就像替斷層把脈,一手鑽取岩心,直探究竟;另一手,通過「光纖地震儀」探測紀錄,多重求證「直接就看到了,這邊其實就是了,對 那邊斷層帶 這樣。」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 :「對稱的地方 ,顏色訊號變得非常非常強烈,那個是斷層帶, 你知道為什麼我會有信心它是斷層帶,是因為剛剛郭力維老師, 他們的岩心很清楚地看到,20公尺的斷層帶。」

這群地質學家、地球物理以及機械工程專家,合組團隊,他們布設光纖,深入地底700公尺,穿越米崙斷層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 :「 如果要看一個地震前兆的話,這個觀測站應該是最有機會的,它可以把連續的時間記錄下來,甚至1秒有1000點的訊息。」

用現代科學,尋蹤覓跡,見微知著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 :「 有各種多元的觀測,水壓的異常 溫度的異常,化學的異常或者我們訊號的異常,做一些理解上面的數據,如果有任何風吹草動的話,或許我們有機會可以看到。」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別具意義慶生會 菲律賓企業家拋磚引玉
熱血青春滾動大愛 基隆慈籃10歲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