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明群眾大爆滿?媒體人示警一狀況會「堵出入口」

立法院朝野近期為國會改革法案,多次爆發激烈對抗,21日院外還聚集近萬人表達訴求。而明(24)日院會將續審剩餘條文,媒體人平秀琳預言,明日場外將會集結更多群眾,但法案通過的關鍵還是在議場內「票多的贏,票少的輸」;媒體人康仁俊指出,民進黨立委是否激烈武鬥抗爭,將影響場外人數,若議場內足夠激烈,不排除12點散會後仍會有群眾堵住立法院出入口。

立法院21日院會審查國會改革法案,民團號召民眾在場外青島東路集結,號稱有上萬人到場,不過24日院會將續審法案,民團已經表態將再次集結。政論節目《57爆新聞》昨也分析到本周五院會場內外情況,主持人徐俊相懷疑,週五隔天不需上班,恐怕場外集結的人數,會比禮拜二更多。

同台的媒體人平秀琳預言,星期五的人一定會比星期二更多,因為星期二之後,民進黨跟綠營側翼感到士氣大振,隔天要上班、下大雨的情況下,還能號召這麼多人,禮拜五一定大有可為,所以各路民進黨支持者、網軍一定會大規模動員,人一定會更多。

但平秀琳指出,不管院外的人數再多,院會裡面的議事程序是正規武器的作戰,就是數人頭,票多的贏、票少的輸,只要按照議事規則推進,外面有再多人上街頭,都臨危不亂。

媒體人康仁俊也分析,先前兩次群眾都是集結到12點院會散會就解散,週五的狀況要看民進黨在立法院裡面議事抗爭的強度,以及朝野協商的狀況。

康仁俊指出,民進黨17日武鬥、21日改用文鬥表達訴求,那24日若還是用文鬥阻止三讀,到最後遵守少數服從多數,沒有繼續抗爭的話,即使有民眾集結,可能也不會有拖過夜的狀況。

康仁俊認為,若是民進黨強烈抗爭,不排除散會後民眾繼續集結在院會周邊,甚至包圍出入口把立委困在院區內;但若群眾仍只是集結在青島東路、中山南路,讓立委能離開,那情況就會相對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