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總統高票勝選連任 台灣代表處名稱改不改等著看

立陶宛總統高票勝選連任 台灣代表處名稱改不改等著看
立陶宛總統高票勝選連任 台灣代表處名稱改不改等著看


立陶宛26日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現任總統瑙塞達確定將能勝選連任,繼2019年大選後再次擊敗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兩人在外交上的立場相近,社會議題才是決勝關鍵;對台灣而言,瑙塞達在選前曾稱「台灣代表處應改名」、以國際目前常用的台北為名,日後會否實際推動,仍需要觀察。

據立陶宛中選會,在98%投票所完成開票後,瑙塞達(Gitanas Nauseda)得票率約75%,遙遙領先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路透社報導,這可能是立陶宛1991年從蘇聯獨立出來後,總統選舉得票率最高的一次,待立陶宛中選會27日正式確認;2019年大選時,瑙塞達是以66%的得票率擊敗席莫尼特。

現年60歲的瑙塞達曾是瑞典銀行集團(SEB )的經濟學家,無黨籍,在第一輪選舉以44%位居第一,但得票率未過半,因此需進行決選。第一輪的候選人多達8人,是導致票數分散的主因。

人口僅280萬的立陶宛位居北約東翼前線,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後,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都擔憂自己可能是俄國的下一個目標。據立陶宛通訊社(ELTA)與民調機構Baltijos Tyrimai於今年2至3月的調查顯示,逾半數立陶宛人認為俄國很可能會對他們發動攻擊。

2024年5月23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的提前投票。美聯社
2024年5月23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的提前投票。美聯社

反對承認同性伴侶民事結合

瑙塞達和席莫尼特立場都是親歐,都支持立陶宛國防預算應從今年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75%提高到至少佔3%。

兩人主要的立場差異是社會議題,包含是否在法律上承認同性伴侶的民事結合。立場較保守的瑙塞達持反對意見,因為稱「這種結合和婚姻太過相似,立陶宛憲法規定婚姻是一男一女之間的關係」。

席莫尼特則是認為,若她勝選總統,國家的親西方路線不會變,「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開放和理解,期盼社會大眾對於與自己不同的人有更多的寬容」。

2024年5月9日,競選立陶宛總統的現任總理席莫尼特現身首都維爾紐斯一處投票站,參加提前投票。美聯社
2024年5月9日,競選立陶宛總統的現任總理席莫尼特現身首都維爾紐斯一處投票站,參加提前投票。美聯社

台灣代表處名稱

立陶宛為半總統制,總統職務包含國防外交,對大法官、防長、央行總裁等重要官員的任命也有話語權,需與總理領導的內閣密切溝通。席莫尼特雖落選總統,仍保有總理職務,而今年10月立陶宛也將進行國會大選。

除了與台灣有邦交的梵蒂岡,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是台灣在歐洲唯一以「台灣」為名的代表機構。當時台灣盛大報導,歡慶台立關係友好,中國則對立陶宛祭出報復性貿易措施,於是媒體又倡導可以用新台幣下架立陶宛啤酒、巧克力作為回報。

然而,瑙塞達在總統大選第一輪前曾表示,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應該「依據國際標準」在名稱上使用「台北」,而非冠上台灣,並說「這項調整可以作為立陶宛欲與中國實現正常外交關係的信號」。瑙塞達大抵支持立陶宛與台灣發展關係,也曾稱中國是「威脅」,成功連任的他接下來要往哪邊搖擺,仍需要觀察。總理席莫尼特則堅定支持台灣在代表處冠上台灣之名的選擇。

更多太報報導
從電動車打到豬肉 中國擬對歐盟進口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
法總統24年來首對德國是訪問 備戰歐洲議會及美國大選後局勢
全民義務役但只選精銳入伍 瑞典年輕人為何願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