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禁忌粽子不能送整串!加碼開運秘訣 不只立蛋還能自製發財水

端午節禁忌粽子不能送整串!加碼開運秘訣 不只立蛋還能自製發財水(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禁忌粽子不能送整串!加碼開運秘訣 不只立蛋還能自製發財水(示意圖/Getty Image

6/10為2024年的端午節,每年到端午節大家都會想到要吃粽子、划龍舟,也有不少人會送粽子當作禮物,但其實最近命理專家小孟老師也公開了端午節的幾個小禁忌,原來粽子要送人不能送整串,也不適合去海邊和山上。另外更要加碼端午節的開運秘訣,讓你迎接好運,接下來順利一整年!

文/Y編 示意圖/Getty Image

小孟老師提到農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這九天節氣交換為稱九毒日,端午為首日因此端午最陰!也因此端午節在傳統習俗上就有了以下禁忌。

  • 端午節禁忌:端午忌去醫院探病,陰氣重之地

先秦時代認為農曆五月(國曆六月)是毒月,因此稱為農曆五月也為五毒月,因為節氣交替有九日,也稱九毒日。因此特別要小心傳染病,要勤洗手忌群聚,除非真的生病,不然不要去醫院、探病或去殯儀館潮濕的地方。

端午節除了少去醫院也要勤勞做好清潔。(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除了少去醫院也要勤勞做好清潔。(示意圖/Getty Image)
  • 端午節禁忌:禁慾不要行房

《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要陽間人們在五月要禁慾、務必齋戒,其因為端午為五毒月,需要內健而外順,也就是體內要環保氣血要足,不要消耗元神,不然會損氣耗精,邪氣易入侵,要吃清淡不要殺生,最好吃素以保平安。

  • 端午節禁忌:不要去森林與山上

五月為五毒月,這個時節突然節氣會轉變,雨量增多梅雨變多,空氣悶熱,毒蟲病毒肆虐,因此草叢樹林山上很多蟲蛇鼠蟻會出現,因此要到森林的人要帶雄黃,不然容易會被蟲蛇咬傷。

  • 端午節禁忌:不要在當天送整串肉粽

民間相傳整串肉粽有「繩子」,容易形成「繩煞」,會讓收到的人有穢氣,民間也盛傳有上吊的意味,因此端午節當天送人粽子不要用繩子整串綁好、而要用散裝的比較好。

端午節禁忌:不要在當天送整串肉粽(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禁忌:不要在當天送整串肉粽(示意圖/Getty Image)
  • 端午節禁忌:端午不要去海邊

端午節水鬼出沒容易抓交替,因此沒事不要去海邊,以科學面來說端午節氣也是梅雨季節,因此海邊容易下雨溪水暴漲,容易發生水厄。

  • 端午節禁忌:不要亂丟平安符

傳統習俗上端午節諸事不宜,容易大家脾氣不佳遇到小人,毒氣橫行,疫情蔓延,因此不可以將平安符亂丟,需用平安符來保平安。

端午節禁忌:不要亂丟平安符(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禁忌:不要亂丟平安符(示意圖/Getty Image)

雖然端午節有些禁忌,但其實端午節也是一年當中很適合開運轉運的時候,以下就加碼提供幾個開運小秘訣,趁著端午連假不妨在家試試看喔!

  • 端午節開運秘訣:立蛋

每到端午節中午大人小孩都可以同樂的遊戲就是立蛋了!習俗中在午時(中午11點至13點之間)立蛋能討吉利,如果能將雞蛋豎立起來,表示可以好運一整年!

端午節開運秘訣:立蛋(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開運秘訣:立蛋(示意圖/Getty Image)
  • 端午節開運秘訣:開運午時水

在端午節當天中午11時到下午1時,接一盆水存起來,並將其放置於陽光下曝曬至少30分鐘,便能成為「午時水」,也被稱為是「純陽水」,接著將煮來喝,或是直接拿來洗澡、洗手,都能有開運的功效。

端午節開運秘訣:開運午時水(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開運秘訣:開運午時水(示意圖/Getty Image)
  • 端午節開運秘訣:自製發財水

在端午節正午之時取硬幣總金額168元或268元,放入午時水中,並且加入少許鹽巴煮沸,冷卻後該水就成了發財水。接著將水連同硬幣,一起用瓶子或其他容器裝起來,放置於住家或辦公室的「財位」,也就是大門斜對角的角落,便能讓財運滾滾來喔!

端午節開運秘訣:自製發財水(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開運秘訣:自製發財水(示意圖/Getty Image)
  • 端午節開運秘訣:7-9點洗澡除穢氣

端午當天的晚上7點到9點洗澡,能夠除去穢氣、迎財氣,可以搭配有檀香的香皂,或者艾草與午時水做的「平安皂」,能夠讓招財的效果加倍放大!

端午節開運秘訣:7-9點洗澡除穢氣(示意圖/Getty Image)
端午節開運秘訣:7-9點洗澡除穢氣(示意圖/Getty Image)

【醫生怎麼辦】端午節粽子吃多好怕胖!中醫公開粽子熱量高低判斷法,想避免消化不良吃飽後記得做一件事!

端午節全台必吃粽子名店特輯!除了經典北部粽、南部粽,還有超特別的咖哩叻沙粽!

高雄端午龍舟嘉年華 北中南人氣啦啦隊女孩助陣「遊」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