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清代台人「互贈禮」竟有西瓜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

今(6/10)日迎來一年一度端午節了!自古以來就有立蛋、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等習俗,而不少台灣民眾也會趁著這段期間分送粽子、與親朋好友聯絡感情。不過你知道古時候民間的端午習俗,可不僅只有互贈粽子、划龍舟,台北故宮近日就揭密,端午節合屈原的傳說起源,以及清宮中君臣之間、端午節互贈的禮物,其中竟包含這1瓜果。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說到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相傳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說到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相傳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他因直諫遭貶、憤而投汨羅江後,居民為防止他被魚吃掉,因而在江中投下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餵魚蝦,而競相划船則是希望能找到屈原的屍體,這便是端午節吃粽子以及划龍舟的起源。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端午節有立蛋習俗。(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不過根據考證,最早將屈原和端午聯繫起來的是南朝文人吳均的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但此時屈原已去世近800年,因此推斷「丟粽子救屈原」可能是後人勉強湊合來的解釋。而台北故宮6月開展的「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端陽時節」,就有展出「清乾隆年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的「續齊諧記」,讓觀眾好好研究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自古以來就有立蛋、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等習俗;划龍舟示意圖。(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至於清代台灣人怎麼過端午節?台灣知府余文儀於乾隆27年主修的「台灣府志」,在「歲時」篇中記述,農曆五月初五當天,民眾會在清晨時燃稻梗一束、門楣間插上艾葉菖蒲,「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饋遺」。關於划龍舟的部分則是「好事者於海口淺處,用錢或布為標,杉板魚船爭相奪取,勝者鳴鑼為『得採』,亦號為鬥龍舟」。當時的端午節放假一天,學生會贈送老師端午禮金,親朋好友也互贈肉粽與西瓜。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奏摺中洋洋灑灑羅列雍正的端午大禮。(圖/故宮提供)

此外,故宮「端陽時節」大展還展出江蘇巡撫何天培,寫給雍正的奏摺「奏謝恩賜五色絨符香袋等物」,奏摺中洋洋灑灑羅列雍正的端午大禮;各地也必須向皇帝進貢具地方特色的應景禮品,其中御製的官瓷也必須在端午節前送到皇宮。

原文出處:端午節「丟粽子救屈原」攏係假?故宮揭傳說真相「清代台人」竟互贈西瓜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端午吃粽分2派!高嘉瑜PO「最正港南部味」網笑:是油飯
「南、北部粽」加1醬料一樣好吃?她堅持「不選邊站」網一看怒了
蔡阿嘎三連發吐心聲「蘿拉案結局」曝?網嘆:最後的溫柔

看更多相關新聞
端午節禁忌粽子不能送整串!加碼開運秘訣 不只立蛋還能自製發財水
端午連假來臨 謝沅瑾:1生肖有機會成為本週大富翁!
午時水端午招財別錯過!午時水怎麼製作?禁忌、用法有哪些?
粽子可以冰在冷凍庫多久?營養師示警:最好一周內吃完
端午節拜拜時間為何?水果、供品、粽子怎麼準備?端午節拜拜禁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