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劑疫苗」間隔改為12週!莫德納、BNT、AZ、高端怎麼選效果最佳?

編按:隨著桃機群聚案風暴擴大,且多數確診者為施打兩劑的「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今(7日)宣布,所有18歲以上民眾都應接種第三劑疫苗,並將間隔縮短至12週,但前兩劑接種AZ疫苗者,第三劑則不建議再打AZ疫苗。指揮中心估計,至1月底將有768萬人符合施打資格,但「追加劑」施打廠牌該如何選?《遠見》解盤國內外試驗報告,準備好捲起袖子、衝高抗體了嗎?

「金鋼狼」休傑克曼12月初才剛打完疫苗加強針,不久之後確診新冠肺炎,只是初期呈現輕症,強推第三劑仍為各國防疫主流政策。《刺胳針》披露牛津大學追加劑混打試驗研究,若聚焦在已於台灣取得EUA的AZ、莫德納、BNT上,抗體效果表現最佳者依次皆為莫德納、全量BNT、半量BNT,AZ敬陪末座。

COVID-19疫苗全廠牌混打將近兩週,你也打了「追加劑」嗎?

所謂追加劑,即俗稱的「第三劑」。接種第三劑,原因在於在接種完整兩劑疫苗後,疫苗保護力仍然會隨時間遞減,所以追加施打第三劑疫苗,是近期各國應變的方式。

據Our world in data統計,全球目前已有超過80個國家,開放民眾接種追加劑,台灣則是自2021年12月24日起,開放所有年滿18歲以上、接種兩劑滿五個月者,皆能接種追加劑。2022年1月7日,再公布「追加劑」間隔縮短為三個月(12週),並開放所有民眾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至於追加劑的選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在2021年12月24日公布,將以莫德納、BNT、高端為主,除對上述疫苗具嚴重不良反應者,也要經醫師評估後,才可考慮接種AZ疫苗。

然而,這看似簡單的接種建議背後,其實大有玄機。

《遠見》獨家解盤,國內四大疫苗作為追加劑的學術依據。為什麼莫德納、BNT,被指揮中心視為追加劑的優先品牌?AZ為何不被青睞?沒有第三劑混打實驗做背書的高端,又為什麼能和兩個mRNA疫苗平起平坐?

全球趨勢:AZ出局,BNT、莫德納領跑

一句話描述當前全球追加劑的接種趨勢,就是「腺病毒疫苗出局,mRNA疫苗成追加劑主流」。

事實上,此趨勢早在2021年第三季,就能看出端倪。當時,以色列、西班牙、英國、德國等國所進行兩劑混打實驗,陸續發現在抗體生成量上,不論是兩劑莫德納、兩劑BNT、AZ+莫、AZ+BNT的組合,都更勝於兩劑AZ。

而以mRNA疫苗作為追加劑方面,真正讓學界更具信心的原因,是2021年12月初,一份由牛津大學發表於醫學期刊《刺胳針》上的「COV-BOOST」第三劑混打試驗研究。

該研究分別招募「完成兩劑AZ接種者」與「完成兩劑BNT接種者」,並透過隨機雙盲的方式,分別給予兩組人,七種不同的追加劑選項。

這七種追加劑,分別有:AZ、BNT、莫德納、Novavax、Valneva、Curevac、嬌生,其中BNT、Novavax、 Valneva 還有半劑量對照組。

若將該份研究,聚焦在已於台灣取得EUA的AZ、莫德納、BNT上,可以發現,不論前兩劑接種的是AZBNT,對於提升體內IgG(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抗體,效果表現最佳者依次皆為莫德納、全量BNT、半量BNT

至於AZ作為追加劑,效果則敬陪末座。

相較「兩劑AZ+莫德納」,三劑都注射AZ所能提升的抗體數量,僅不到前者的一成;「兩劑BNT+莫德納」所能增加的抗體量,也有「兩劑BNT+AZ」的兩倍之多。

兩劑疫苗組合IgG抗體差異表。
兩劑疫苗組合IgG抗體差異表。

通過此試驗,也不難理解為何目前各國政府,在追加劑的選擇上,仍是以鼓勵接種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為主。

各國新冠疫苗追加劑接種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各國新冠疫苗追加劑接種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次單位蛋白疫苗有望與mRNA疫苗一較高下?

既然全球關於追加劑的共識是,腺病毒載體出局、mRNA效果好,台灣現有的次單位蛋白疫苗、亦即高端疫苗,還有機會被列入第三劑的考慮嗎?

對此,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指出,雖然目前蛋白疫苗的混打實驗不多,但自己十分看好,次單位蛋白疫苗將逐漸成為國際認可的追加劑疫苗。

「從過去數十年的疫苗科學來看,次單位蛋白疫苗的安全性,一定比mRNA疫苗更高,」施信如表示:「再加上,次單位蛋白疫苗的副作用更小,這對於許多對mRNA疫苗有劇烈不良反應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

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則指出,接種次單位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各有利弊。

前者,在抗體效價的產生上略遜後者,但因安全性高,因此更適合對疫苗不良反應耐受條件低的民眾;後者,則更能換取高抗體效價,但卻容易對部分民眾,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如BNT疫苗所帶來的心肌炎副作用。

雖然專家們一致看好次單位蛋白疫苗的發展性,但關鍵仍在於,次單位蛋白疫苗在混打上的臨床試驗,究竟何時會有結果?

對此,國內唯一取得EUA的次單位蛋白疫苗、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回應,高端能否作為追加劑的關鍵,將通過國內兩大混打臨床試驗「林口長庚的三劑混打實驗」「CEPI的Mix and Match」得到更具體的驗證。

林口長庚的三劑混打實驗,是由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在2021年11月時,所啟動的第三劑混打計畫。該計劃收案400 名接種過兩劑 AZ的醫護或機組人員,並為這400 名受試者隨機接種高端、BNT、莫德納或半量莫德納。

施信如透露,該臨床試驗已收案完成,初步數據也已向CDC呈報,有望在明年(2022)初公布詳盡的混打實驗報告。

第二個關鍵實驗,則是2021年12月,由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和高端共同出資的「Mix and Match」混打實驗。該實驗共計收案三組320人,分別為完整接種過兩劑AZ、兩劑高端或兩劑莫德納者,總計收案960人。

三組受試者,將進一步隨機施打半劑量高端、全劑量高端、全劑量AZ或半劑量莫德納,作為追加劑,並持續進行六個月的追蹤。

陳燦堅估計,該試驗最快能在2022年第一季,取得期中分析結果。

國內兩大第三劑疫苗混打試驗。
國內兩大第三劑疫苗混打試驗。

施信如則向CDC喊話,即使高端疫苗在混打實驗上,衝出好成績,甚至入選WHO緊急使用清單,國內也應該要有第二組次單位蛋白疫苗供國人選擇。

「目前已通過世衛認證的Novavax疫苗,也是蛋白疫苗,CDC應盡快爭取購買,」施信如說。

病毒持續變種,該選擇次世代疫苗嗎?

然而,既有關於追加劑的挑選依據,將很有可能因為「次世代疫苗」的開發,而產生全然不同的結論。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就提醒,目前國內外絕大多數的疫苗實驗,包括高端自己實驗時所用的病毒株,仍是「武漢原始病毒株」;換言之,面對全球目前新近流行的Delta、Omicron,既存現有疫苗的保護力數據,都需要再打折扣。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總統府提供
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總統府提供

面對變種病毒,各國疫苗大廠紛紛宣布,將進一步開發「次世代疫苗」來對付新型變種株。12月中,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已向莫德納、AZ購買次世代疫苗,BNT疫苗也在洽談中。

同時,國內三大疫苗廠,國光生技、聯亞生技、高端疫苗,也都在近幾個月陸續宣布,將針對變種病毒株,持續開發新型次世代疫苗。

所以,究竟該不該等待次世代疫苗?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曾在臉書上表示,若是前線醫護人員、邊防人員,仍應盡速施打追加劑,以盡可能維持體內抗體濃度,降低染疫風險。

施信如則坦言,對於絕大多數民眾來說,要接種追加劑,已是2022年3月之後的事情,屆時,台灣是否已有次世代疫苗?又有多少新的臨床試驗結果出爐?都是未知數,現在就要下定論,恐怕都還言之過早。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嚴防Omicron!「追加劑」間隔縮短兩個月,將有超過200萬人受益
兩劑混打全面開跑!12種混打組合,為何其中6種無臨床實驗?
疫苗「基礎、基礎加強、追加劑」怎麼分?六大QA一次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