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洋教育推手獎」 3團體5個人8團隊3縣市獲獎

為了深耕海洋教育,教育部今天(17號)隆重舉辦第二屆「海洋教育推手獎」,共分為團體、個人、地方政府及課程教學團隊等,經評審小組初審及決審兩階段評審,評選出3個獲獎團體及5名獲獎個人、8組課程教學團隊、3縣市獲獎,獲獎者涵蓋社團法人、財團法人、國中小教師與校長、大學教授及企業家等。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表示,自96年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以來,迄今已執行3期的「海洋教育執行計畫」;108課綱更藉由海洋教育議題融入不同學習領域,教導學生連結生活經驗,並透過向海學習及接受挑戰,培養探究實作及冒險犯難的精神。

獲獎的高雄市路竹區竹滬國小(鍾培音校長、鄭守杰教師、蘇家賢教師、余俊億教師、林怡君教師、賴韋玲教師、林義棠教師、顏孟潔教師、陳佳妍教師、李雲菁教師)介紹他們的課程教案,表示學校周遭是養蚵和魚塭產業,是南明寧靖王屯墾與拓荒之地,教師們設計「竹筆寧靖史 滬網海洋誌」教案,讓學習走入實際生活中,認知在地家鄉的海洋史地與自我價值。

獲得個人獎的基隆市立建德國中教師許繼哲表示,澎湖人的他在基隆任教18年,發現基隆的學生對海並不親近,他們與海科館合作,讓學生入館學習,把展場當教室,把展品當教具。

「團體獎」獲獎的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財團法人沛華沛榮教育基金會及財團法人金鴻兒童文教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深耕與推廣海洋教育,以營造人與海洋更友善的關係,並積極挹注資源,提供學生豐富且無限寬廣的學習機會。以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為例,該會成立12年來,已徒步繞行全臺海岸線6圈,記錄及推廣各地海洋生態、人文、地質與產業的動人故事,提倡「讓雙腳帶領我們全心全意的走到海邊,這是認識海洋最好的方式」,帶動社會大眾關注海洋議題,影響層面深遠廣泛。

「個人獎」獲獎者包括張清風教授、張錦霞校長、許繼哲老師、葉天文校長及關家惟董事長,均長期致力於推動海洋教育,讓海洋教育得以在各級教育中持續發光發熱。其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教授投入海洋教育30餘年,在擔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期間,除創新海洋人才培育機制外,並成立臺灣海洋教育中心,作為推動海洋教育的整合性平臺,讓海洋教育能夠扎根永續;另萬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關家惟董事長延續其父親關世傑將軍投身海洋的志向,捐助成立中國文化大學海洋研究發展中心,並持續支持發揚海洋知識與教育理念,展現推動海洋教育的多元力量。

在「課程教學團隊獎」部分,共計32組團隊參賽,8組獲獎,獲獎團隊主題都是非常用心的教學設計,將學習軸線由近到遠,加深推廣,建構出永續、可行且具學校特色的海洋教育主題課程。其中高雄市興達國小與砂崙國小組成跨校教學團隊,共同於茄萣雙濕地進行候鳥與紅樹林的踏訪,並結合緊鄰學校的興達港與白砂崙漁港,進行深化的海洋教育;另臺北市民權國中教學團隊設計「海派小孩-敬海、淨灘、靜思」課程,並帶領學生認識運用科技解決環境問題的社會企業,於學生心中種下關懷海洋環境的種子;馬公高中教學團隊則以獨木舟課程培訓學生親水能力、自救能力與熟練操舟技巧,帶領學生迎向海洋,並建立與海洋永續共生的觀念。

「地方政府獎」部分,獲獎的新北市、臺南市、澎湖縣政府皆致力於整合資源發展海洋教育特色課程,並推動多元的親海體驗活動。以澎湖縣政府為例,其以海洋教育為縣本課程,出版縣本海洋教育保育教材—「世界最美麗海灣」,完整規劃各年級的學習內容,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家鄉,將海洋保育的觀念深植心中,進一步愛護家鄉、愛護海洋。澎湖縣有近三分之一學校加入海洋環境教育課程與教學夥伴學校,夥伴間相互支援學習,並透過教師研習及共備社群,積極推動海洋教育。本屆「海洋教育推手獎」,澎湖縣共榮獲「地方政府獎」、「個人獎」及「課程教學團隊獎」3大獎項,展現了澎湖縣長期深耕海洋教育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