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場回佛對談聚焦生態永續 7月5日世界宗教博物館登場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和世界宗教博物館主辦、生命和平大學協辦的第18場回佛對談,7月5、6日兩天再度回到台灣舉辦,跨越宗教限制,廣邀各宗教代表,與科學家進行靈性與科學的對話,希望透過4場專題演講、8場對談,探討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兩天的對談精彩可期,歡迎關心宗教、生態、環保的民眾到場,與大師、學者、專家互動、交流。報名網址 <a href=
(觀傳媒新北新聞)【記者蔡宇辰/新北報導】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和世界宗教博物館主辦、生命和平大學協辦的第18場回佛對談,7月5、6日兩天再度回到台灣舉辦,跨越宗教限制,廣邀各宗教代表,與科學家進行靈性與科學的對話,希望透過4場專題演講、8場對談,探討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兩天的對談精彩可期,歡迎關心宗教、生態、環保的民眾到場,與大師、學者、專家互動、交流。報名網址

https://reurl.cc/qVnblp 。" />

2001年,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毀後,接踵而來的美國911事件震驚全球,人心浮動不安。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自覺背負一份神聖使命與責任,本著尊重、包容、博愛理念,以佛教和平圓融精神,從2002年起,在全球11個國家展開一系列跨宗教的「回佛對談」,在宗教界受到矚目。
2001年,阿富汗巴米揚大佛被毀後,接踵而來的美國911事件震驚全球,人心浮動不安。靈鷲山開山住持、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自覺背負一份神聖使命與責任,本著尊重、包容、博愛理念,以佛教和平圓融精神,從2002年起,在全球11個國家展開一系列跨宗教的「回佛對談」,在宗教界受到矚目。

▲第18場回佛對談邀請宗教領袖、學者專家與談。(圖/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表示,聯合國1980年提出「永續發展」至今,地球均溫升高未減緩,極端氣候越發劇烈,兩極冰帽有去無回。思考宗教與信仰或對生命博愛慈悲,或對自然敬畏謙卑,面對當前嚴峻的地球危機,信仰的力量可以為地球生命的延續做些什麼呢?

針對「如何讓地球永續運行」的課題,第18場回佛對談以「生態永續有沒有解方?」為主題,邀請科學家、宗教領袖與學者,共同探討如何實現生態永續?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說,有23年歷史的回佛對談,陸續在全球各地登場,第18場首次於世界宗教博物館辦理,意義非凡。這次對談特色是跨界、跨域、跨國,邀請佛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道教等不同信仰代表,及全球各地不同宗教背景的生態人文學者、關心環境生態的原住民信仰代表與談。

主持群及與談人各有強大粉絲群支持,包括:心道法師、日本西光禪寺住持檀上宗謙、財團法人台北市猶太教會拉比白康地(Cody Bahir)、台北清真寺前教長馬孝棋、潮牌道士曹育齊等宗教代表;吉隆坡馬來亞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系教授Azizan Baharuddin、阿拉伯灣大學技術與創新管理系教授Odeh Jayyousi、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院長司馬忠、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家維等知名學者;生態保育工作者劉克襄、台灣氣象學家鄭明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黃美秀等跨界代表;資深媒體人彭光偉、何戎等。
主持群及與談人各有強大粉絲群支持,包括:心道法師、日本西光禪寺住持檀上宗謙、財團法人台北市猶太教會拉比白康地(Cody Bahir)、台北清真寺前教長馬孝棋、潮牌道士曹育齊等宗教代表;吉隆坡馬來亞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系教授Azizan Baharuddin、阿拉伯灣大學技術與創新管理系教授Odeh Jayyousi、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院長司馬忠、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家維等知名學者;生態保育工作者劉克襄、台灣氣象學家鄭明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黃美秀等跨界代表;資深媒體人彭光偉、何戎等。

▲2022年第17場回佛對談在美國德州達拉斯南方衛理會大學與線上同步舉辦。(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