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莊東杰衣錦還鄉 緣聚台灣

簡秀枝》莊東杰衣錦還鄉 緣聚台灣
簡秀枝》莊東杰衣錦還鄉 緣聚台灣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大家或許不知道,9月27日的音樂會,對新銳指揮家莊東杰,對波鴻交響樂團,甚至對新象集團,意義有多重的,以音樂之名,感謝有你有我,讓幸福繼續向前行。

由台灣前輩作曲家蕭泰然(1938-2015)改編的《望春風》,成為壓軸安可曲。台灣古典音樂走到今天,前人的斑斑血汗,造就了眼前的累累成果,靜坐台下,聆聽「台灣之光」莊東杰的演出,倍讓人驕傲與感動。

莊東杰在節目冊扉頁上寫道:

今晚的音樂會,是一個愛的故事,馬勒之於巴赫的愛、拉赫瑪尼諾夫之於柴可夫斯基的愛,那些音樂迥繞在時間的洪流,交織成了悲慟與狂喜、人與自然的樣貌。

今晚的音樂會,是一個愛的故事,我之於波鴻音樂家們的愛、我之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而在今晚這個時空下,我的音樂家人,來到了我的家,以音樂之名與在座緣聚分享。

果然是傑出台灣子弟,允文允武,莊東杰前一分鐘,以牛仔褲、布鞋裝扮,坐在舞台的鋼琴面前導聆,他從鋼琴上,熟練地按出幾個音,「這是馬勒5」,然後再按幾個音,「這是貝多芬5」,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莊東杰繼續說,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真是個挑逗天才,明明是F調,卻在A、C調之間重覆,就是看不到F調,一再以以不和諧音階呈現⋯,莊東杰說得頭頭是道,完全是稱職音樂導覽老師。才過了十幾分鐘,莊東杰搖身一變,燕尾服盛裝、頭髮梳得晶亮,已是飄撇指揮家,一出場,翩翩風度,讓人為他的俐落與帥氣拍手,更賦予滿心期待。

由於樂團行程的匆促,包含許多周邊細節耽誤,原來說好6:40在大廳進行導聆,臨時改到7點10分,讓聽眾直接進場,在座位聆聽導聆,音樂會也因此延後到7:35。不為人知的背後艱辛,例如器樂運送、安置,人員接送,都在忙亂中進行,鋼琴家伽佛利佑克(1984-)昨晚根本來不及在舞台上試音,就直接上場和樂團合作演出了,還好,大家身經百戰,力作鎮定,若無其事讓音樂會回到「德奧經典的浪漫傳承」,迎接波濤洶湧的樂音翻騰。

身兼鋼琴家、作曲家、時代的意見領袖,李斯特 (Fraoz Lisct, 1811-1880)在 《第一號鋼琴協麥曲》中,展現的是大時代的大格局,不但技巧華麗,也需要過人體能。

根據新象藝術節目部協理蔡昀修分析,該協奏曲極為新穎,完全不同於傳統三樂章協奏曲,李斯特以一個主題,主導了該部4樂章的作品。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 (Allegro maestoso),以莊嚴壯闊、大膽又帶有行進色彩的第一主題展開,鋼琴以典型李斯特八度音階的戲劇性段落進入,之後主題以更平靜的形式重新出現。隨著音樂的進行,旋律在接下去的近似慢板 ( Quasi adagio)活潑的快板(Allegro animto) 和如軍歌般生動地快板 ( Allegro marziale animato) 等3個樂章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主題轉換,互有交錯;各樂章間没有明顯的停頓,不間斷地循環接續演奏,讓該曲有如單一樂章的幻想曲風格,各樂章無縫連接成一個大型結構,四樂章的起承轉合,反映了交響曲形式的影子。該協奏曲在複雜的段落,和雷鳴般的八度之間交替,最後高調結束。

多次來台演出的鋼琴家伽佛利佑克,對台灣的音樂環境,完全不陌生,近年他的演出不斷,在音色與音樂表現上,倍見圓熟,是歐洲青壯世代中,最具感染力的鋼琴家之一。

伽佛利佑克 從7歲開始學琴,9歲首度登台。1999年他在基輔舉行的「第三屆霍洛維茲國際鋼琴大賽」獲得首獎,隔年參加「濱松國際鋼琴大賽」也獲首獎,2005年 更赢得「魯賓斯坦大賽」冠軍與最佳協奏曲演奏獎,從此活躍於國際樂壇,不但具有卓越技巧,而且歷練豐富,25歲即和阿胥肯納吉與雪梨交響錄製普羅高菲夫鋼琴協奏曲全集,也常於兩晚音樂會演奏拉赫曼尼諾夫鋼琴與管弦樂團作品全集。

為了展現德奧經典的浪漫傳承,昨晚伽佛利佑克的肢體動作頗大,與波鴻樂團之間,發揮高度默契,詮釋得十分到位,喝采連連。他再以海頓《B小調奏鳴曲》中的小步舞曲,以及拉赫曼尼諾夫的《佐爾坦‧科奇斯:發聲(Zoltan Kocsis: Vocalise) 》,作為安可曲,受到高度肯定。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一直是樂友的最愛,不管是慢樂章,對愛情的憧憬,對逝去歲月的感懷,還是首樂章一開始的小號獨奏樂段,從小喇叭手第一聲響起,就揪住樂友的心情。另外,電影 《魂斷威尼斯》引用的第四樂章,也讓大家回味無窮。

該交響曲,完成於1901、1902年之間,是馬勒進入20 世紀之後完成的作品,被形容為死亡與愛的詠歌,在連續多部具備人聲的交響曲創作之後,《第五號交響曲》則重新回到純粹器樂的寫作,標誌著馬勒第二創作時期的開展。

馬勒的創作,一路以來,在聲響運用與創作風格上,總是推陳出新,力作突破,而愛情對他來說,彷若生命中的曙光,給予他前進力量。

5個樂章的交響曲,結構龐大,偉大的音樂,表達了哲學的深思,以及真理的探索,該交響曲中,它有幾個樂段,震撼著靈魂深處。馬勒的人生,有如他的音樂,熱情與掙扎,同樣令人戰栗,死亡的陰影,如影隨形,他的生活,總是充滿衝突與對立,幸福的遐想與悲劇的發生、光明的期待與黑暗的對抗,不過以《第5號交響曲》來說,整部作品的創作理念,還是接近貝多芬的核心價值,那就是衝破黑暗,迎向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交響曲的第3樂章中,馬勒標示要有一支 「必須的法國號(Corno obligato)」,但由於該樂章,只動用4支法國號,昨晚波鴻樂團的法國號首席,負責 「必須的法國號」,其他法國號手則分擔了另外的4個聲部。觀眾對他們的特別表現,數度給予熱烈掌聲。

波鴻交響樂團,不愧是成立百年的德國樂團,水平極高,榮譽感十足,尤其銅管樂手的表現,可圈可點。

他們能重用一位40歲剛出頭、富潛力但知名度不高的台灣指揮家莊東杰,從2021年開始,延續到2026年,足足有5年時間,對莊東杰來說,有如音樂人生的大伯樂,全團展現對專業潛質的把握,對天分才氣的疼惜,對後進晚生的提𢹂,良善心意,值得國人高度肯定。如果國際人士都看到台灣子弟的優點,我們能不珍惜,不感恩圖報嗎!?

上百人的大樂團,只有在台灣一島國落腳,成本開銷必然大,可能超乎外界想像,明知不容易打平,是賠錢活動,但新象集團還是承擔。連月以來,治喪心情已沈重,首次登台的波鴻樂團的票房問題,總是讓人擔心不已,除了力晶集團,始終不棄不離,力挺到底,但似乎沒有其他企業財團接棒奧援,又逢中秋連假,新竹場、高雄場,票房還是不樂觀,期待大家共襄盛舉。

然而,不管背後多麼辛苦,壓力多麼沈重,莊東杰衣錦還鄉,為台灣父老,呈現音樂極致的初心不減,而首度來台的波鴻樂團,也久聞台灣樂友的熱情,掏心掏肺,用樂團演出成果,給足莊東杰面子。

讓台灣之光的指揮家莊東杰,率領自己的波鴻樂團,回到故鄉的土地上為樂迷們演出。而莊東杰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深度探索,有著許多慧詰與獨特樂趣,每個樂章,均見巧思,讓人讚嘆。

大大恭喜莊東杰、波鴻交響樂團與新象團隊,功不唐捐,完成了首場超高難度的音樂演出。

莊東杰最後帶領樂團獻上了由蕭泰然改編的《望春風》,讓台灣傳統歌謠入西洋樂,絕美動人,為很是特別、意義多重的「9月27日」,畫上完美句點,台灣有新象、有莊東杰,真好。

28日新竹場,還是主打「德奧經典的浪漫傳承」,李斯特《降 E 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與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最後一場是30 日在高雄的「拉赫瑪尼諾夫經典之夜」,包括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以及拉赫瑪尼諾夫《E 小調第二號交響曲》,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