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鳥林疏濬淤泥埋沙灘 環團憂破壞生物棲地

一部又一部的砂石車,把未瀝乾的淤泥往下倒,怪手則在沙灘地挖洞,方便淤泥存放,這是宜蘭縣政府近期辦理粉鳥林漁港疏濬工程,要解決淤積問題,但港內的淤泥後續處理方式,卻讓環團感到憂心。

宜蘭縣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指出,「反正你兩邊,漁港和沙灘都要做生態檢核,就是你挖的位置,那個地方有什麼樣的生物、有什麼樣的棲地環境,然後有哪些物種,你可能都要了解。」

環團質疑,縣府在漁港疏濬前是否有辦理生態檢核,漁港淤泥和沙灘地的沙不一定相同,貿然堆置淤泥恐會影響當地原有的生態,在沙灘孔洞生存的蝦蟹和貝類,會頓時失去生存空間,且挖掘的過程也會破壞沙灘上原有植被,恐讓海岸線難以固沙而退縮。

怪手不斷運作為漁港疏濬,除了粉鳥林漁港,縣政府今(2023)年還為烏石港和梗枋漁港疏濬,總工程經費約3700萬元。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整個疏濬完成之後,也把這些淤泥暫置完成之後,沙灘上面我們還會做簡易的植被復生作業。」

對於外界質疑,縣政府表示,把泥沙移置到東澳溪是要養灘,因為沒有土地暫置,淤泥因此無法先瀝乾,後續會注意盡量減少對生態的破壞,疏濬工程完成後,東澳溪的沙灘會進行植被復生的作業,恢復原有生態。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南黃金海岸沙灘明顯退縮 環團憂安全堪虞
基隆星濱山青年用藝術說舊港故事
台東野溪整治變水溝? 水保局:可部分復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