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要得!失明、洗腎、截肢、中風、心肌梗塞多可怕 3方法遠離併發症失能

台灣將近25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有多可怕?醫師警告,糖尿病不好好控制,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像是失明、洗腎、截肢、中風、心肌梗塞,都會造成失能。

 

三軍總醫院院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洪乙仁指出,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雖然不會有立即致命的危險,但是慢性併發症卻不容小覷,大大增加失能的風險,對於家庭支柱的中年人更是要特別注意。

 

洪乙仁說明,糖尿病控制不好會引起全身性的併發症,像是小血管併發症有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青光眼,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失明;也會造成腎病變,慢性腎衰竭嚴重需要洗腎,是台灣洗腎患者的一大原因。

 

糖尿病大血管併發症,會造成下肢動脈阻塞、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糖尿病也會造成神經病變,患者感覺異常,容易有糖尿病足,甚至要截肢。

看更多:糖尿病/除了「三多一少」還有哪些症狀?4種併發症很致命!當心中風、心肌梗塞

 

洪乙仁強調,糖尿病併發症幾乎無法逆轉,像是失明、洗腎、截肢,以及心肌梗塞和中風所造成的殘障後遺症,都是糖尿病患者可能面臨的嚴重後果,不僅可能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極大影響,更有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看更多:50歲後得糖尿病很危險!一發病恐心梗、中風 院長教3招有效控糖

 

根據研究統計,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發生心血管併發症風險男性高2至3倍,女性則增加3至5倍,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多出3倍以上。洪乙仁表示,目前在台灣洗腎、失明患者中,第一名都是糖尿病患者。

 

洪乙仁提供3方法,包括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和達到治療目標,透過早期發現糖尿病,並積極治療控制血糖,是避免併發症及失能的關鍵。

 

糖尿病患者的發病平均年齡,通常在50至60歲之間,建議45歲開始,每年抽血檢查血糖。

 

一旦確診糖尿病,建議減重,同時使用降血糖藥物,聽從醫囑規律用藥治療。

看更多:糖尿病/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有何差別?可以治癒嗎?有哪些治療方式?

 

目前糖尿病治療目標,為糖化血色素<7.0%,空腹血糖為80~130mg/dl,餐後血糖<160mg/dl。

 

◎ 攝影/許宏超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洪乙仁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12歲男童吃完牛排狂吐,竟是香菇塞腸道!1吃法連胃酸也無法消化
那英56歲認「更年期脾氣差」!中醫推更年期保養祕訣 荔枝、芒果少吃為妙
腸病毒症狀有哪些?腸病毒傳染途徑和停課標準懶人包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