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商船頻遇襲促使運費大漲 企業急防貨運中斷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19日綜合外電報導)由於近期航經紅海的船隻頻頻遇襲,阻礙了重要貿易動脈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的交通,全球海運費率大幅上漲,多家企業急著避免運輸中斷。

路透社報導,與伊朗結盟的葉門武裝組織「青年運動」(Houthi movement)最近屢次攻擊船隻,迫使馬士基(Maersk)等大型航商避開歐亞之間最短運輸路徑的蘇伊士運河,改走繞行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的路線。

這些攻擊事件勾起人們對2021年的回憶。當時貨櫃船「長賜輪」(Ever Given)於蘇伊士運河擱淺,導致數十艘貨櫃船被困住6天。目前,交通受干擾的情況已使貨櫃運輸成本急遽上升,但仍遠低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的高峰。

全球知名的家電公司「伊萊克斯」(Electrolux)已成立工作小組,目的是尋找替代路線或挑出需要優先送貨的訂單。「英特宜家集團」(Inter IKEA)也警告可能會出現產品短缺的情況。

伊萊克斯昨晚表示,預料交貨所受影響有限。英特宜家集團今天透過聲明表示,正尋找蘇伊士運河以外的其他運輸選項。

國際貨運預約及付款平台Freightos行銷長布克曼(Eytan Buchman)表示,截至今天,從中國運送一個貨櫃到地中海的價格是2413美元;在今年稍早觸及1371美元的低點後,由於航運受干擾,本月價格上漲了44%。

這個數字遠低於2022年1月疫情期間的1萬4158美元高點。當時因缺乏可用的貨櫃船,貨物運輸延遲了數月。由於全球經濟需求疲軟,船上常裝不滿貨櫃。

蘇伊士運河約占全球海運總量的12%。

貨運市場分析平台Xeneta估計,若改走較遠的路線,每往返亞洲和北歐一趟,可能耗費多達100萬美元的額外燃油費用。

零售商和製造商可能會將提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並在生活費用高漲的危機拉長之際,促使通膨率升高。(譯者:李晉緯/核稿:曾依璇)1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