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入正式教育後的日本街舞發展

納入正式教育後的日本街舞發展

走在捷運地下街等空曠地方,不時可以看到青少年練習街舞的身影,政府單位也每年辦理比賽,邀請藝人代言推廣,還有大學納入體育課,吸引同學運動;原本作為次文化、流行文化的街舞,漸漸受到主流與官方的認可,不只在電視電影中活躍,還成為鼓勵家扶學子的良好運動、各級學校校慶活動的常見節目,與教育局獎勵的對象。 納入體育必修課程 而在日本,街舞不但有以上蓬勃的發展氣候,近年還成為體育課必修,據機構分析,街舞在日本估計有200萬的人口,某流行音樂集團開設的街舞教室多達130所、學員一萬兩千名以上,專用的服裝、運動鞋與可攜式音響等周邊產品應運而生,現在又有了必修課的加持,市場規模擴大指日可待,成為校園內外皆熱鬧的一項運動。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說明,2008年度修正中學學習指導要領,旨在豐富大家平日的運動生活,因此需要在小學到高中的12年歲月裡,培養各種運動基礎,體驗不同領域,讓學生能在畢業後至少保持一種運動習慣,在這樣的政策下,舞蹈課成為當時的選修之一;2012年,街舞又進一步升格成必修課,為「舞育」三大項目之一。 ▲日本大阪市一群年輕人正在練習街舞,圖攝於2010年4月10日。(圖/MG Siegler攝 來源/Flickr創用CC) 目前日本舞蹈課主要有三,創作舞蹈、民俗舞蹈,與現代節奏舞蹈、即大家常見的街舞;創作舞蹈以深刻地表現意象為主,做出個人風格的動作,與三段式的開始、中間與結束的結構;民俗舞蹈著重傳承,學習風土、習俗與歷史等,理解舞蹈的由來;現代節奏舞蹈則在掌握節奏、活動全身,選擇容易上手的節拍與在學生之間流行的歌曲,促成青少年之間的交流活動。樣樣都在鼓勵同學積極學習,確認彼此的長處短處,並注意健康安全。 同學不需要三大項目每一種都學,授課時數沒有硬性規定,但希望有充分認識舞蹈魅力的時間;如果老師不擅長跳舞,也不需在意,反而能給同樣不擅長的學生嘗試的勇氣、覺得「失敗也不可恥,自己好像也做得來」,營造自由進行的氛圍;授課時教師需注意同學感受,例如「不喜歡手牽手時的接觸」時便不要勉強,「怎麼分組很困擾」時,利用猜拳等方法自然分組,或者充分說明學習階段,在免於不安的情況下享受舞蹈。 就現代節奏舞蹈而言,第一、二學年的學習重點,在於捕捉節奏的特徵,組合有變化的動作,隨著節拍以體幹為中心,自由運用全身,理解現代節奏舞蹈的特性與各個動作的做法,因應題目來加以變化;到了第三學年,除了前述的重點之外,再學習舞蹈的統合性,協調彼此(舞伴)的短處,理解表現的方法。具體地說,比方在音樂方面,小學三四年級先跳簡單的節奏,嘻哈音樂留到中學後,團體舞方面,小學三四年級大家自由一起跳,中學一二年級團體做重複動作,中學三年級再做較複雜的、需互相搭配的舞蹈。 豐富的舞蹈教育資源 儘管文部省的指導說明,寫著老師不會跳也不必苦惱,但身為指導者,不少非科班出身的老師還是苦於如何精進舞技,以帶動學生學習,所幸現在日本坊間的教學資源非常豐富,網路上到處都有為了學子設計的街舞教學影片,從幼稚園、國中到高中,不同等級的動作教學一應俱全,教案、書籍齊備,和學校教學、學生比賽合作的街舞協會遍佈全國各地,還有街舞檢定與檢定學習DVD、線上影片等,想成為專業的街舞老師,不怕沒有入門修行的地方。 如此一來,舉凡「DOWN」、「SIDESTEP」、「SKIP左右」、「Paddbre」、「TOUCH&JUMP」、「STEP&KICK」等街舞動作術語;「鎖舞」、「地板舞」、「機器舞」、「卡波耶拉」等街舞元素,還有「JAPAN DANCE DELIGHT」、「UK B-Boy Championships」、「Dance Dynamite World Grand Prix」等國內外重要街舞比賽,都是可能都會出現在課堂上,由老師教給學生的知識,可不能以「那是你們年輕人才懂」一句推託掉。 在街舞列為必修課程內容一年後,於現有各種街舞比賽之外,又多了文部科學省支援的、給日本中學生參加的全國性比賽「JAPAN DANCE CONCOURS」,今年是第一回舉辦,5月中報名截止,6月底決定全國大會出場隊伍。比賽對報名影片的要求有:一、重視整體表現。二、3分鐘的表演內,所有成員一起跳的部分要長達1分鐘以上。三、要隨時保持一半成員在台上;審查標準包括創作力、技術力、表現力、編排力、印象點等5項;如果沒有教練指導,或想要精進舞技,主辦單位之一、日本街舞協會(Nippon Street dance Studio Association)可以提供到校指導服務,平時該協會也有提供給不同年齡層與老師的舞蹈教學課程。 評審的組成多元且大有來頭,有巡演過20多國、備受紐約時報稱讚的舞蹈團體領袖近藤良平老師,他還擔任許多明星、影劇作品的美姿指導,出演過討論生命議題的名電影《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巡演亞洲各國、出演SONY手機廣告的著名街舞團體「Wrecking Crew Orchestra」團員多明尼克,該團的街舞影片在YouTube兩個月內突破5百萬人次點擊,其後達到兩千萬人次;協助過五木寬等明星演唱會的編舞,出演過《紅白歌合戰》、《日本唱片大賞》等節目與廣告,在音樂劇與芭蕾舞也相當活躍的舞蹈家吉元和彥。 還有在日本首創唐氏症患者舞蹈團、對發展大有幫助的牧野安娜,該團曾在第8回世界唐氏症會議上受到很高的評價,也引起媒體的注意,另外她也是曾經培養過安室奈美惠、SPEED等藝人的明星學校VISION FACTORY講師;深受父母好評的學習方法家高濱正伸,他是《情熱大陸》(每日放送/TBS電視台)、《坎布里亞宮殿》(東京電視台)等節目的來賓,擔任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理事,著作甚豐;身為教育學者、作家的明治大學文學教育齋藤孝,曾獲新潮學藝賞,著作《想發出聲音來讀的日文》暢銷250萬冊,是現在電視上、廣播裡的常客。 推動「街舞禮貌向上運動」 有鑑於街舞愛好者時常借用車站等公共場所練習,不小心干擾行人出入而衍生的負面形象,影響運動推廣,文部省透過發布海報等方式,推動「街舞禮貌向上運動」,和民間街舞團體一同宣導控制音量、收拾垃圾、不妨害行人等自律規範,增加社會理解,擴大運動人口,這也是街舞團體和政府所倡導的「舞育」之一,讓家長認同街舞,相信它是給孩子帶來正面影響的運動。 制度與技術 多管齊下 日本街舞教育,在制度面、技術面與社會理解等多管齊下,配套措施相對完整,反觀台灣在引進表演藝術教學之時,發生教師自力救濟的狀況(如蕭曉玲老師文章「外部資源對教學的幫助與收穫」),在早期甚至有過「有課程沒表演藝術老師」、「有表演藝術老師沒課程」、「無適合教學軟硬體配套」等亂象(見尤丁凱老師文章「淺談國中階段表演藝術教學」),事倍功半,可惜了政策之初的美意。 街舞運動蔚然發展的今日,日本政府透過正式教育加速推廣,一方面成就孩子終生的運動習慣,支持街舞藝術的基礎人口,另一方面也創造相關產業的利基,鞏固日本街舞的世界地位,堪稱另類的產學合作,值得關心台灣教育的親師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