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新視界:認識帕金森氏症前兆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分為時事、新知、科技、教育、人物、藝術、旅遊等單元,相信使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趨勢,有更完整更清晰的了解。

此外,紐約時報有不少充滿人性關懷的文章,令人讀後熱淚盈眶,這是特別要跟讀者分享的。

在美國,有一百五十萬人深受帕金森氏症之苦,而醫學界尚未找出理想的治療方法。當帕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典型症狀時,大腦已經有逾半的黑質細胞退化死亡,導致多巴胺分泌不足,失去肌肉控制能力。

面對這種病情持續惡化的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應是最佳的應對之道。最近一項研究結果拉近了我們與這個目標的距離。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團隊調查逾五萬四千名的英國人,企圖找出帕金森氏症的前驅症狀,二○一五年一月在著名醫學期刊發表研究結果,發現在典型症狀出現前(譬如手部發抖、肢體僵硬、步伐不穩),患者的身體已有明顯的不適。

在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前五年,病患極為可能出現手部抖動、平衡障礙、便祕、低血壓、頭暈、泌尿問題、疲倦、憂鬱和焦慮……等問題。

康乃爾醫療中心帕金森氏症專家漢屈克里博士指出,除了喪失嗅覺及認知出現細微的改變,「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是最顯著的前驅症狀。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專家尼瑞伯亦表示,有睡眠障礙的人,高達八成會罹患帕金森氏症或類似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出現兩種以上上述危險因子者,不妨考慮找神經科醫師仔細檢查。

以雅登女士為例,熱愛打網球的她在四十歲時察覺自己有帕金森氏症的前驅症狀。

有一回,她拉傷小腿肌肉,走路開始一跛一跛,不久又拉傷另一腿的肌肉,走路跛得愈來愈嚴重,而且感覺平衡感失調。當她閉上眼睛,感覺好像會往後倒。她開始害怕洗澡洗頭。最後,她察覺她無法輕易移動左腿。

雅登愈來愈沮喪,平衡感失調讓她不大願意搭乘地鐵。她看的第一個神經科醫師無法解釋她的症狀,第二個神經科醫師觀察她走路的樣子後,建議她做腦部掃描,測量多巴胺轉運體的分布密度,結果顯示密度顯著下降,確定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瑞德在五十三歲便得知自己得了帕金森氏症,但在確診的三、四年前,他便察覺四肢肌肉長時間抽搐與勃起困難……等症狀,而且晨間散步時會跟不上妻子的步伐。

瑞德主動上網研究帕金森氏症,掛了神經科門診,神經科醫師證實他的懷疑。

雅登和瑞德目前都在接受治療,藉由規律運動讓症狀不再繼續惡化,但兩人都很遺憾沒有在大腦受損程度最小時就開始接受治療。

帕金森氏症的前兆,並非帕金森氏症獨有的症狀,因此神經專家也希望能夠找出可用以偵測疾病的生物標記,如血液、唾液、腦脊髓液裏的成分,或者造影特徵。另一方面,他們也正在努力找出改善病情的機制,以求減緩帕金森氏症高風險者病情惡化速度。

漢屈克里夫博士建議,可能是帕金森氏症前驅症狀者,最好維持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任何運動都可以,只要能夠引起你的興趣。至於飲食方面,應該多攝取新鮮蔬果、全穀類、魚類和橄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