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治鼠患 亞當斯簽4法案…明年4月推滅鼠區

為打擊紐約市猖獗的鼠患現狀,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18日簽署四項立法,力求建立更清潔的紐約市,包括延後集中垃圾時間,以及在明年4月前確定全市指定的「滅鼠區」(rat mitigation zones)等,不過有不少華人呼籲政府,能否加急推行及早消滅鼠患。

紐約市老鼠橫行的現象已成為城市「景觀」,地鐵站、辦公樓、住宅區等到處都可看到遊竄的灰色影子,也反映出紐約市堪憂的衛生狀況;市議會於上月通過「滅鼠行動計畫」(Rat Action Plan),市長亞當斯18日簽署通過立法,誓言有效打擊鼠患、還民眾一個乾淨的紐約市。

第一項立法,要求市健康與心理衛生局(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Mental Hygiene)每年發布報告,詳細說明滅鼠區的滅鼠措施和施行成果,並提供未來將進行的計畫和公共宣傳舉措。

第二項立法,要求在發放某些建築許可證之前,申請人必須證明已經聘請了有執照的滅鼠公司,對該處所進行有效的滅鼠處理。

第三項立法,要市衛生局在2023年4月1日前,確定全市哪些區域被定為「滅鼠區」,市清潔局(DSNY)將因此制定區域內建築物的垃圾擺放、回收時限。

第四項立法,規定住房若收到兩次以上老鼠出沒的警告或健康違規,必須使用經政府批准的抗嚙齒類動物工具至少兩年。

此外,市府在上周為「保持乾淨」(Get Stuff Clean)倡議行動撥款1450萬元,對全市1000多個區域進行清潔,增加垃圾桶、滅鼠人員,並擴大對非法倒垃圾的攝像執法;亞當斯表示,該系列舉措希望創造更乾淨的市容環境,「清理鼠患對經濟復甦至關重要,街道急需保持乾淨以使紐約市更具吸引力。」

家住皇后區森林小丘(Forest Hills)的吳欣表示,自己住的小區是高級住宅樓,但她曾在夜裡聽到屋內傳出奇怪的聲響,「起初我還以為是小偷,但有天開著夜燈,突然看到灰影從牆邊一溜而過。」

意識到家裡生鼠的吳欣趕緊聯繫物業,清潔人員在被暖氣籠覆蓋的牆邊發現了老鼠穿牆打的洞,「簡直驚呆了,但小區物業似乎習以為常,叮囑廚房水槽箱背後的牆面也很容易生鼠,都加固處理。」

曾住在曼哈頓中城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宿舍樓的蔣同學也遇到類似情況,大樓鼠患橫行,即便學生反應後沒多久老鼠又出現,他希望政府加緊動作,解決鼠患憂慮。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新一波疫情來了?加州確診數暴增
股市下跌 401(k)退休帳戶蒸發23% 降至9.7萬
FDIC前主席:FTX迷惑老到投資人 與馬多夫龐氏騙局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