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搶食外匯市場 傳統銀行備戰

純網銀持續出招,以主管機關逐步開放的新業務,搶攻金融市場大餅。圖/本報資料照片
純網銀持續出招,以主管機關逐步開放的新業務,搶攻金融市場大餅。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三大純網銀持續出招,以主管機關逐步開放的新業務,持續搶攻金融市場大餅,其中,連線銀行(LINE Bank)率先取得外匯執照後,本月正式推出外匯服務,而將來銀行也預計第三季拿下外匯執照,未來純網銀續打低利率、高優惠搶客,強勢挑戰國銀外匯市場版圖。

純網銀來勢洶洶,有信評機構分析,純網銀營業成本比傳統商銀低,中長期來看,確實可能威脅到部分數位金融發展落後的商銀,使其流失市占率。傳統銀行業者認為,純網銀加入外匯的紅海,一部分可望產生鯰魚效應,促使既有業者強化線上功能,也帶領更多外幣新鮮人踏入外匯交易市場。

但本國銀行則認為,純網銀外匯服務還在相當初期階段,外幣兌換後必須要能夠匯出、提領或轉為投資理財之用,才能吸引更多客戶換匯。國銀現有的數位帳戶或網路銀行功能相對齊備,且使用外幣的客戶,轉換銀行的成本高,因此純網銀外匯服務是否對既有銀行造成威脅,還有待觀察。

純網銀業者形容,就像實體跟電商購物有優惠價差,純網銀推新業務給優惠,民眾可能拿到更好的利率,且愈來愈多人年輕族群透過數位完成交易,長期趨勢對網銀有優勢;但也強調「我們還不夠大」,純網銀做外匯業務,不可能一下就顛覆市場,而是要循序漸進,先有基本產品出來,才有辦法丟出變化球,有外匯商品後再來思考增添商品特色,若沒有基本服務,根本無法變化。

觀察傳統銀行,目前外匯業務功能已齊備,使用流程簡單、砸優惠也不手軟。以台新銀Richart為例,目前提供13種外幣線上換匯和活定存的服務,併提供外幣線上非約轉、跨行轉帳、跨境匯款和解匯,讓線上換得的外幣擁有更多用途,另結合線上投資功能,線上換得的美元可直接作為投資使用,可作為美元基金或美股的投資資本,線上換匯後可至分行櫃檯提領。

國泰世華銀則持續推外幣減碼活動,讓客戶可自由選擇換匯時間點跟幣別,且外匯服務將回饋自主權交還給客戶,提供自由且彈性的外匯服務,並結合CUBE App、ATM與信用卡等多元外幣服務。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陸房地產風暴 襲向鋼鐵、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