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教育與休憩 全臺12處海洋驛站開放民眾參觀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由海巡署在全臺各地所設的12處海洋驛站,已在今年6月建置完竣,驛站內展示海洋文化、保育、知性、體驗和治安、反毒等多元內容,並結合民眾休憩所需的便民設施,在國內疫情調降為第二級警戒標準,自即日起對外開放參觀,海洋委員會歡迎各級學校利用海洋驛站進行戶外教學,進而推動全民海洋教育,向海學習發展。

12處海洋驛站分別為新北市福龍(福隆、龍門)、苗栗縣龍鳳、臺中市梧棲、嘉義縣東石、高雄市鼓山與興達、屏東縣琉球與興海、臺東縣興安與靜洋、宜蘭縣漢本、花蓮縣南海園等海巡署所屬服務據點,環臺走訪一圈,正好將具有各驛站暱稱的海洋生物12生肖蒐集到手。

各海洋驛站參考在地特性,並結合海洋保育署、國家海洋研究院,設置海洋文化、科研、保育、治安、反毒、防溺等展示及宣教內容,並包含休憩區、無障礙廁所、飲水機、沖洗等便民設施。

如宜蘭漢本海洋驛站,主建築物外觀的彩繪,為融合在地澳花村泰雅意象與海洋元素設計,內部設有視聽與手作教室、海洋保育及科普展間、海海市集等。高雄鼓山海洋驛站內部除教育陳展外,另設有海洋互動式體驗館、東南沙史料館及海巡署巡防艦艇船模展間等,充滿寓教於樂的意義。

海巡署在全臺各地所設的12處海洋驛站,結合教育與休憩功能,自即日起開放民眾參觀。(海委會提供)

宜蘭漢本海洋驛站主建築物外觀彩繪,以在地澳花村泰雅意象融合海洋元素設計而成。(海委會提供)

高雄鼓山驛站內部設有海洋互動體驗館。(海委會提供)

鼓山驛站內部陳展東南沙史料館,讓民眾認識東沙島與南沙島。(海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