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癢疹抓到快崩潰,比異位性皮膚炎更癢!擦藥前多1步止癢更有效


「癢」是許多皮膚疾病的共同症狀,但其中「結節性癢疹」的癢,卻可能會讓人不適到崩潰的程度!儘管盛行率不到十萬分之一,結節性癢疹難以治療的特性,依舊讓它惡名昭彰;醫師也警告,若是罹患結節性癢疹,絕對不能抓患部,否則可能會導致症狀惡化,正確的止癢方法一招比冰敷更好。

結節性癢疹奇癢難耐!最忌抓破導致二度感染

結節性癢疹到底是什麼樣的皮膚病?症狀是什麼?所謂「結節」,指的是患部會出現米粒大小的圓形丘疹,而結節性癢疹的「癢感」,甚至會比異位性皮膚炎還要來得更嚴重。

韓國皮膚專門中醫師朴治英(박치영,音譯)解釋,結節性癢疹症狀通常會從手腳外側的皮膚開始出現,接著會蔓延到包含臀部、身體、脖子,甚至是臉部等部位,「隨著時間持續,結節的數量會增加,顆粒也會慢慢變大,顏色也會從米色、紅色,逐漸轉為較深的咖啡色或黑色。」

結節性癢疹患者會感覺到皮膚癢的時間,通常是晚上、睡覺前,或是感覺到壓力、太累及喝酒後等,症狀特別嚴重。朴醫師補充,由於治療不易,結節性癢疹出現後通常會慢性化,且結節侵犯的程度不只表層皮膚,甚至會達到底下的「真皮層」,極度癢感更讓人容易把皮膚抓破,增加二度感染的風險,臨床上經常有患者因二度感染導致結節性癢疹與濕疹等皮膚病同時出現。

結節性癢疹原因多與免疫系統有關,異位性皮膚炎病史風險高

「結節性癢疹的發生原因,是免疫系統異常與過敏反應產生癢感與發炎,並且在因為抓癢產生的傷口恢復過程中,產生突起的結節。」朴醫師表示,它與異位性皮膚炎病史的重疊性有80%,若是曾經罹患過異位性皮膚炎,或有家族病史的民眾,得到結節性癢疹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結節性癢疹怎麼止癢?藥膏不治本、冰敷恐惡化

對應結節性癢疹的辦法首先是盡快就醫,而韓國皮膚專門中醫師師宋賢希(송현희,音譯)表示,生活中應避免任何會刺激皮膚導致發癢的物質,另外有些人會藉由冰敷達到降低癢感的效果,但可能同時會讓患部的血管收縮,導致發炎問題無法解決,而且就算當下冰敷有效,一旦降低溫度的物質消失,症狀可能還變嚴重:「要解決發炎問題,就必須要讓血液循環能夠順利進行、幫助皮膚再生。」

皮膚疾病通常不建議熱敷,但在慢性化的情況下,宋醫師建議,在患部擦拭保濕產品後「稍微熱敷」有助緩解症狀,「或藉由半身浴等能夠幫助身體出汗的方式,也能夠防止皮膚乾燥讓癢感加劇。」此外,宋醫師也補充,浸泡熱水能夠幫助改善皮膚在反覆受傷導致角質層過厚的「過角化」或「苔蘚化」現象,增加保濕產品或止癢藥膏的吸收效率。

但她也提醒,像是類固醇等能夠幫助抑制免疫反應的藥膏,效果其實只是減少癢感,若是沒有針對結節性癢疹進行治療,藥膏不只無法治本,止癢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差。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結節性癢疹抓到快崩潰,比異位性皮膚炎更癢!擦藥前多1步止癢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