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公告能源用地白皮書1.0 環團籲先建立居民信任

再生能源被視為是對環境更永續的能源選項,不過這幾年推動地面型光電,引發爭議不斷。

比起傳統電廠較為集中,學者認為,地面型光電相對來說較分散,有助提升整體電網韌性,然而分散代表會影響的當地居民與環境更多,但常常因為事前溝通不足導致抗爭衝突。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系教授戴興盛認為,「我們需要一個不一樣的治理模式,讓在地居民應該要在第一時間就知道、知情,同時政府必須要以透明的選址制度。」

一開始選址就讓民眾知情並參與其中,學者認為這是國內推動綠能應優先面對的。

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就算光電對環境相對友善,但政府從上而下不解釋為何發展、推動有何正面效益,很難取得民眾信任,因此認為推動光電開發,政府不該無視品質、一味衝數量。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認為,「綠能發展要先重質再求量,雖然大家都很急,但是你如果質沒有做出來,那個信任感建立不起來,後面其實是快不起來的。」

經濟部能源署於8月6日公告「能源用地白皮書1.0」光電篇,彙整國內光電發展現況與課題,目前還在蒐集社會意見,針對白皮書提及「公正轉型」的重要性。

學者認為,目前廠商在開發之初,並無制度明確要求要先與在地民眾對話,因此認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應把相關規定納入。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澎湖海域發現無人水面載具 海巡拖回將公告招領
達利展睽違9年再登台 展出但丁《神曲》等121件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