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換膝關節後 3招式助復原

第1式:腳跟滑動。(記者王正平攝)
第1式:腳跟滑動。(記者王正平攝)
第2式: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記者王正平攝)
第2式: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記者王正平攝)
第3式:坐姿膝伸直運動。(記者王正平攝)
第3式:坐姿膝伸直運動。(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名65歲劉姓婦女上下樓梯或行走時感到右膝關節疼痛,到醫院檢查後決定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物理治療師陳慧瑩提醒,膝關節手術後別因怕痛而停止動,她並示範3式躺坐運動,藉由促進膝關節活動度及訓練相關肌群,幫助復原。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陳慧瑩表示,患者因膝關節退化嚴重而需要動手術。而膝關節退化好發原因還包括,經常做膝蓋彎曲角度較大的動作、曾膝蓋受傷導致骨折或軟骨磨損嚴重、長期搬運重物、久站或久坐、體重過重,都會增加膝蓋負擔。

陳慧瑩並提醒,若忽視膝關節的退化,有可能會導致退化越來越嚴重,從上、下樓梯會疼痛,變成行走時也會疼痛,影響日常活動,甚至有關節變形的可能。

避免類似膝關節退化,陳慧瑩並建議,日常可藉由游泳時的水中阻力和浮力減低膝蓋負荷,同時也能適度活動關節。維持走路習慣,切勿因膝蓋疼痛而不願意行走。騎腳踏車訓練腿部肌群,同時減輕膝蓋的負荷。

至於在接受膝關節手術後,陳慧瑩指出,別因怕傷口痛而停止動,她示範3式躺坐的運動,每式運動1天做3組,可幫助及早復原。當傷口不痛時,術後隔天就可以開始做。

第1式「腳跟滑動」,平躺在床上,雙腳伸直。一腳的膝蓋盡量彎曲,然後慢慢伸直,重複30次為1組。幫助恢復膝關節活動度。

第2式「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平躺在床上,雙腿向前伸直。在膝蓋下放一捲毛巾捲,膝蓋往下壓毛巾,維持5秒再放鬆,過程中保持呼吸,切勿憋氣,動作重複10次為1組。可訓練股四頭肌。

第3式「坐姿膝伸直運動」,坐姿,雙手放在兩側,再慢慢將膝蓋伸直,維持5秒再慢慢放下,重複10次為1組。可訓練股四頭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