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嘉》鄉村老屋的矮房當然不是違建

羅文嘉》鄉村老屋的矮房當然不是違建
羅文嘉》鄉村老屋的矮房當然不是違建

【愛傳媒羅文嘉專欄】賴清德老家位在萬里偏遠礦坑邊,步行100公尺左右就是礦坑入口。

每天礦工們走路到坑道口,再進入深邃暗黑礦坑工作,天黑出來,臉黑天也黑。夜晚每戶人家,擠在小小工寮,日復一日。

這排工寮,就是賴清德出生與成長的地方。

幾年前,我來到這裡,兩條山脈,一條小溪,幾間矮房,一棵大樹。賴清德說,他有空就想回來,坐在樹下,走到坑道口,再煩悶的心都會立刻開闊。

作為鄉下小孩,我很能體會那種心情。我們一行人,一樣走到坑道口,聽他分享這裡的一草一木和童年時光。但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當年他的父親,就在這個坑道發生的礦災中喪生。我一直以為是生病過世。

他從未向朋友談到此事,我們也只看到這裡的寧靜與簡單,卻不知道背後曾有的傷心故事。或許他已習慣,面對傷痛的最好方式是更堅毅,或許是更飽滿的母愛填補了成長的失落。

總之,我相信礦坑、矮房、小溪、還有這裡善良的人,對他性格品德的養成是影響深遠的。

矮房當然不是違建,先有工寮矮房後才有法令制定。台灣各地鄉村老屋都是類似狀況,沒有開發或買賣也無需補登記。

這與違建根本兩件不同事,新北市長與官員難道沒讀法令嗎?

作者為民進黨前秘書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